1976年,弥留之际的朱老总倚在病榻前,用诙谐口吻对妻子康克清低语:“这辈子没啥

寻墨阁本人 2025-05-10 16:02:37

1976年,弥留之际的朱老总倚在病榻前,用诙谐口吻对妻子康克清低语:“这辈子没啥放不下的,就是没吃过一顿饱饭。”

朱德出身贫寒,从小便体验了食不果腹的滋味,即便在求学时期,他也常常靠兄弟姐妹们的接济方得温饱。生活的磨砺,让朱德早早懂得了贫苦百姓的不易。   投身革命后,朱德更是把个人冷暖置之度外。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他和战士们同甘共苦,顿顿糙米加野菜,吃不饱饭是常态。   在万里长征途中,他和红军将士们一起,忍饥挨饿,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朱德和他的战友们靠着革命信念的支撑,抵御着饥饿带来的痛苦煎熬。   新中国成立后,本该是享福的时候,朱德依然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三年困难时期,粮食紧缺,他带头在家中种菜养鸡,以解燃眉之急。   晚年,朱德虽身居高位,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可他依旧是睡硬板床,吃粗茶淡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更令人动容的是,对于自己所爱的回锅肉,朱德也往往是舍己为人。小辈们来看望,他总是把最好的食材留给孩子们,自己只吃清淡的菜。   即便身患糖尿病,本该忌口,朱德也会在医生的叮嘱下,偶尔“破戒”尝尝外孙喂来的一口肉。   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太平盛世的时光,朱德都始终秉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把个人冷暖置之度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临终前,朱德的那一番话,似是玩笑,更多的是回忆。   这句话,饱含了他对贫苦生活的感同身受,也是对自己革命生涯的一个总结:为了理想,为了人民,他无怨无悔,鞠躬尽瘁。   朱德的一生是廉洁为公、无私奉献的一生。如今的我们,生活在富足安康的新时代。   回首前贤的奋斗足迹,更应该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行。

0 阅读:75

猜你喜欢

寻墨阁本人

寻墨阁本人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