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下雀语 晨光微熹,推开斑驳的木门,吱呀声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 它们扑棱棱地振翅,尾羽掠过青瓦的弧线,又落在晒谷场边的老槐树上,叽叽喳喳地吵嚷着,像极了村子里早起唠嗑的婆姨们,为宁静的清晨添上了几分鲜活的烟火气。 麻雀是村庄最寻常的客人。 它们身形小巧,棕褐色的羽毛泛着质朴的光泽,脖颈处一圈黑色的纹路,好似随意系上的领结。 田间地头、院落墙头,处处都有它们灵动的身影。 春日里,播下的种子刚覆上薄土,这群小家伙就蹑手蹑脚地凑过来,脑袋一点一点,试探着啄食遗落的谷粒;待到盛夏,金黄的麦浪里,它们穿梭其间,时而落在麦秆上压弯枝梢,时而腾空而起,惊起一片沙沙的声响。 小时候,总爱蹲在院子里看麻雀。 它们蹦蹦跳跳,黑亮的眼珠滴溜溜转,时而歪着头,像是在思索什么深奥的问题;时而竖起羽毛,抖落一身细碎的阳光。 偶尔有胆大的,会蹦到离我咫尺的地方,只要我稍稍一动,便“嗖”地一下飞远,却又不甘心似的,落在不远处的篱笆上,歪着脑袋打量我,那模样既警惕又透着几分好奇。 麻雀的叫声,是村庄最生动的乐章。 清晨,它们用清脆的啼鸣唤醒沉睡的村庄;午后,在树荫下的阴凉里,它们的叫声慵懒而闲适;暮色四合时,成群的麻雀归巢,叽叽喳喳的喧闹声,与炊烟袅袅、犬吠声声交织在一起,谱写出一曲浓郁的乡村黄昏曲。 农人们对麻雀的感情,是复杂而微妙的。 它们偷食粮食,让辛苦劳作的农人皱起眉头;可当隆冬时节,看到这群小生灵在寒风中瑟缩,又忍不住撒下一把谷物。 在漫长的岁月里,麻雀与农人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乡村生活的独特图景。 如今,离开村庄多年,城市的高楼大厦间,鲜少见到麻雀的踪影。 那曾经萦绕耳畔的叽叽喳喳,成了心底最温暖的乡愁。 每当想起,眼前便浮现出那个洒满阳光的小院,屋檐下的麻雀,依然在那儿蹦跳、欢唱,守护着记忆里永不褪色的乡村时光。
檐下雀语 晨光微熹,推开斑驳的木门,吱呀声惊起了屋檐下的麻雀。 它们扑棱棱
凡梅说历史
2025-05-10 15:31: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