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日军对黄崖洞兵工厂进行扫荡,但他们在品尝过两顿"地雷阵"大餐后气急败坏。第三次扫荡时,日军冒出了坏水,竟然想到了赶着羊群趟地雷,这是怎么回事?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资金和技术上的限制,八路军战士的武器装备与日军和国军相比一直比较落后。但是面对困难,八路军从来不轻易放弃,既然没有钱买不到枪,那我们就自己造!
各种技术骨干奔赴全国各地提供支援,于是一个又一个兵工厂在全军战士的支持下成立了,其中最大的兵工厂还得是黄崖洞兵工厂。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新的阶段,日军转变了对八路军的进攻战略,由原来的大扫荡转为重点进攻,而兵工厂这类重要的战略根据地就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1941年11月,日军集结了三千多人的兵力,向黄崖洞兵工厂发起了进攻,试图一举攻破黄崖洞,但是这一次日军的如意算盘注定要落空。
黄崖洞之所以被选作兵工厂的地址,与其易守难攻的天然地形脱不了关系。黄崖洞位于黄岩崖壁之上,下面就是万丈深渊,地形十分险峻又不容易被发现。
在兵工厂建立之后,八路军也没有因为黄崖洞的天然优势就放松周围的防卫工程。经过多次的考察之后,八路军总部决定在左会山处修建永久防御工事,以防备敌人的袭击。
事实证明,总部当初的决定十分正确。
为了攻下黄崖洞兵工厂,日军不仅集结了几千人的兵力,竟然还出动了十一门重炮,天上还有轰炸机对八路军进行轰炸。
可是日军的动向早就被八路军察觉到了,按照提前演练过的计划,百姓们早就撤离到了安全的地方,八路军部队也做好了防轰炸的准备。日军原本用来开路的重炮和飞机完全没有取得想要的效果。
此时日军已经有些气急败坏,但是两军兵力上的差距给了他们盲目的信心,却不知道前面等待着他们的是一片怎样的地狱。
在日军到来之前,八路军们已经提前埋下了大片的地雷,日军每前进一步,就会有日本士兵因为踩到地雷而伤亡。
于是日军不得不在躲避八路军攻击的同时注意不要踩到埋在地里的陷阱,然而一心二用的结果往往都不太好,日军因此损失了不少的士兵。
反复尝试了几天之后,日军决定用炮火替自己炸出一条路来,但是即便有炮火的掩护,日军仍然不敢轻举妄动,战场上一时间陷入了僵持。
原以为自己有巨大优势的日军感受到了挫败,打起了别的主意,竟然趁着夜色的掩护进行突袭。
但八路军一直保持警惕,很快就发现了敌军的想法,两军就此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日军本来想趁机强攻,却又被地雷给炸了回去。
恼羞成怒的日军竟然找来了一批羊,试图让羊走在队伍前面帮他们把地雷给找出来。可是日本人没想到的是,羊的体重太轻,羊蹄又太小,就算踩到地雷也没有反应。
日军原以为前面安全了,却没想到走上去触发了地雷,在八路军的火力之下,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迟迟没能将黄崖洞攻下,日军已经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竟然向八路军阵地接连发射数十发毒气弹,日军早就准备好了防毒面罩,在毒气的掩护之下再一次发起了进攻。
然而八路军对此早就有了准备,日军恶毒的计划再一次失败,经过一番混战之后,日军的计划再一次失败,八路军守住了自己的阵地。
连续多日让日军伤亡惨重,兵力损耗了不少取得的成效却甚微,相比之下八路军的伤亡就小了许多,日军不得不请求增兵,试图用兵力对八路军进行压制。
与此同时,日军改变了进攻的地点,从之前的单一方向改为兵分两路,试图形成我军腹背受敌的情况。
面对这样的陷阱,我军指挥员仍然沉着冷静,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形将敌军拒之门外,让敌军无路可走。
当时的战况十分的激烈,双方从天亮打到天黑,山谷里的枪声就没有停止的时候。就算打到没有子弹,八路军也没有退缩,仅凭一把把冷兵器也能给日军造成惨重的伤亡。
双方血战了十一天,我军以远少于日军的兵力,成功守下了黄崖洞兵工厂这一重要战略据点,彻底粉碎了日军摧毁我军兵工厂的企图,鼓舞了我军士兵和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