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归西后,没了靠山的李莲英在为慈禧守孝百日后回到了他位于京城棉花胡同的家中
李莲英,提起这个名字,人们并不陌生,影视剧中但凡出现慈禧太后,身旁也大多有李莲英的身影。
李莲英自9岁净身进宫后一直侍奉慈禧,是慈禧身边最得力的大太监,一时间风光无人能及,慈禧有事也大多与之商量。虽作为太监,但李莲英也算是位高权重的慈禧心腹,深受慈禧宠爱。
李莲英也谨遵本分,用心侍奉,直到慈禧太后去世,他为慈禧守灵百天后,才向裕隆太后请辞告老还乡。
李莲英深知,位高权重者从高位上退下来之后,大多会被仇家妒恨追杀,掌权时无人敢动,但失势后便沦为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如今慈禧一死,自己没了靠山,回家势必艰险,身旁需得有人照看。
但李莲英身为太监,9岁进宫,并无子嗣。于是,担心自己恐遭不测,身首异处李莲英住到了棉花胡同,并邀请几个侄儿侄女住到这里,其余住所则分给其他亲戚。
为了笼络侄儿侄女,使其能够用心照看自己,李莲英将自己多年在宫中积攒的财富都分给了几个侄儿侄女。但有一笔钱却认真交代他们,不要多做打算,就此作罢。
那么,李莲英究竟为什么会放弃这笔钱,让侄儿侄女也不要追究呢?
原来,这笔钱是慈禧太后在位期间,李莲英当总管时攒下的,藏在宫中。
但此时慈禧太后已死,李莲英为了保命本就主动请辞离宫,又怎么可能让亲戚到宫中寻觅财宝,惹得隆裕太后不快呢。
何况,隆裕太后本就与慈禧不对付,看在李莲英懂得审时度势的份上才放他出宫,并且给他“退休工资”,对李莲英本身她并没有过多的宠爱。
李莲英侍候隆裕太后的日子也短,必不可能为了这笔钱去犯隆裕太后的忌讳,惹她不快,给自己的晚年生活招惹祸端。
李莲英选择棉花胡同居住,而放弃了其他几处更为奢华的住处,也是想要低调行事。若是让人知晓那三百万两白银的藏匿之处,只怕前脚刚把钱财取回,后脚自己就命丧黄泉。
李莲英深知树大招风,因此处处谨慎行事,生怕被仇家寻至家中,取其性命。
但李莲英不提,不代表没有人不知道三百万两的存在。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总管小德张就是知晓这笔钱财存在的其中一人。
在慈禧太后还在世时,小德张是李莲英手下的小太监,眼见李莲英风光无限,自己却无出头之日,于是暗自下定决心,自己有朝一日,一定要做上总管的位置,取代李莲英。
终于,慈禧太后一死,小德张凭借自己察言观色的本事得到隆裕太后的赏识,提拔为总管。
于是,终于扬眉吐气的小德张来到李莲英家中,想要在自己曾经的上司面前狠狠地出口恶气,炫耀一下自己如今的权势地位,并向李莲英探查三百万两的藏匿之处。
但李莲英毕竟在宫中做事51年,又怎会不知小德张此时到访的来意。
一来探听虚实,二来冷嘲热讽。于是李莲英也就假装不知小德张的来意,与其寒暄问候,假装恭维,但绝口不提三百万两的真实去处。
小德张见李莲英想要把事情糊弄过去,便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意,问李莲英“那三百万两究竟藏在何处?”
李莲英又怎会老实交代,只说“那笔钱用来给慈禧老佛爷修园子了。”佯装客气,打发走了小德张。
没能得到好处的小德张又怎会甘心,趁着自己如今得势,气急败坏地将李莲英藏匿三百万两白银的消息报告给了隆裕太后,并要求其惩治李莲英,让李莲英吐出钱财。
隆裕太后一听,李莲英竟有三百万两白银,国库空虚,要是能拿到这笔钱,也能补一补国库的亏空,于是派人前去调查,三百万两的下落。
李莲英毕竟在宫中行事多年,也有自己的眼线。在得知隆裕太后要追查钱款的下落后,立刻托人买通了前来查探的人,糊弄了过去。
隆裕太后没能得到想要的线索,追查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但李莲英在离宫两年后病逝,有人在其死后多年发现其棺椁中只有一具头颅,并无躯干。于是猜测李莲英是被仇家追杀而身首异处。
但也有人猜测李莲英是因为藏起那三百万两,小德张寻觅未果,恼羞成怒,伺机报复,找人暗杀了李莲英。
又因为李莲英曾经身居高位,家中亲戚怕其死后凄惨景象为人讥讽,于是故意压制其被杀消息,对外宣称病逝,以保全体面。
李莲英生前风光无限,死后却身首异处,难免让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