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民赵作海错判11年获赔65万,但谁能想到,仅仅出狱5年后,他就因传销被骗、“家贼”偷拿、投资失败而血本无归,只能靠着干环卫、抄水表来维持生活。
在经历一系列打击和变故后,赵作海曾含泪说道:“要是钱能要回来,再也不投资,我会回到农村、回到以前,维持生活,要是没有这笔钱,就当一个乞丐,流浪街头……”
1999年5月8日,河南商丘柘城的一口井里发现一具高度腐化的男尸,这具尸体无头、无四肢,当时的DNA技术并不成熟,显然无法准确判断男尸的身份。
而就在前一年年初(1998年2月),赵作海就因同村一村民失踪4个月被怀疑杀人,在村民侄子报案后,他被警方侦查羁押20多天,没有尸证才释放回家。
为什么村民失踪会怀疑到赵作海头上呢?原来就在失踪的前一晚,这位村民和赵作海闹过矛盾,当时赵作海被砍了一刀,后来村民踪影全无,侄子这才怀疑赵作海泄私愤杀人藏尸。
实际上,这位村民是害怕赵作海一命呜呼和事后报复跑路离家,家里的现金和值钱点的东西也被他一并带走,直到12年后在外面过不下去了,才回到村里面。
有了辨不清身份的尸体,赵作海的人生悲剧开始上演,之后的一个多月里,他被羁押在看守所,先后做过9次有罪供述,这自然是命案必破、刑讯逼供被迫蒙上的窦娥冤。
没有其他的目击人证和物证,尸证也模糊不清,在这么多的疑点和漏洞下,赵作海还是被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缓,直到2010年4月,失踪的那位村民突然回到村里,人们才知赵作海是被冤枉的。
之后就是改判无罪、赔偿65万、抓无头尸案的真正凶手、问责当时的有关人员!
可以说,如果村民一直没回家或客死异乡,赵作海是很难洗刷冤屈的,即使从死缓到无期再到有期,他至少也要坐20多年的牢才能被释放,后续还得顶着杀人犯的骂名继续生活。
错判11年影响了赵作海的一生,也葬送了他一家老小的幸福生活。原本他和妻子共有四个孩子,入狱后妻子直接改嫁,两个大一点的孩子被带走,剩下的小家伙只能由亲戚代为照看,几乎没受什么像样的教育。
妻离子散、名声尽毁,出狱后得到65万,可这笔财富最终也没能守住!
释放回家,赵作海与李素兰结婚,手里有钱了,不想坐吃山空,拿出十几万投资项目,没想到却是传销,被骗一空。
2012年,赵作海又做起了小旅馆的生意,可因为经营不善,几个月关门倒闭,赔了几万。
富在深山有远亲,父亲释放后拿到了巨款,不亲的大儿子也变得很亲了,赵作海给大儿子张罗媳妇,还将自己的二层小洋楼送给其居住。可没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大儿子从赵作海的账户上划走了14万,再加上亲戚们以各种理由来借,65万的赔偿款已经所剩无几。
2015年,赵作海最后的几十万被投资公司卷钱跑路。套路非常简单,就是你出本金,他按月支付高额利息,等到积累的本金够多后,负责人直接拿本金走人。
至此,短短5年,赵作海的赔偿金亏得几乎一毛不剩!
为了维持生活,在法院的帮助下,他先后干过环卫工、抄水表、收拾会议室等工作,今年3月因病离世,终年72岁。
2019年,当有记者探访赵作海时,他抹泪说出了文章开头的那段话。
65万的赔偿金虽然是一夜到户,但却是他蒙冤11年的铁窗囚禁换来的,比辛苦钱还辛苦、比血汗钱还血汗,就这样白白“拱手送人”,谁都会有无限的心酸和后悔。
1996年,国家修订《刑事诉讼法》,里面明确规定了“疑罪从无”的原则,之后通过不断完善,逐步从纸面规则变成了实践准则,尤其是2012年《刑事诉讼法》细化后,很多之前的大疑案得以平反,如:聂树斌案、呼格吉勒图案等。
从无到有、从粗泛到细致,法律是慢慢向前进步的!河南省的“错案警示日”为5月9日,这一天正好是赵作海无罪释放的日子……
千金散尽还复来
没有财运!!!财不配位必有灾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