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年仅3岁,就被狼咬掉了半张脸,父亲将其无情的扔到山洞中,没想到他却顽

柳烟绕古堤 2025-05-09 15:25:43

1950年,年仅3岁,就被狼咬掉了半张脸,父亲将其无情的扔到山洞中,没想到他却顽强的活了下来更是在后来娶妻生子,现如今他过得怎样? 信源:新浪新闻中心——《狼吃掉半边脸》幕后故事——— 两女子一生深爱苦命人 1950年5月,年仅3岁的寇金成跟随父母和姐姐,一起赶着家中的羊群前往马鬃山。 那天的阳光依旧强烈。寇金成和姐姐在帐篷外的空地上玩耍,周围是散落的石块和低矮的灌木,远处的羊群正低头吃草。 就在姐姐低头捡起一块小石子时,一道灰黑色的身影突然从草丛中猛扑而出。只听见寇金成一声尖叫,接着便是一阵混乱的哭喊。 等姐姐惊慌抬头时,眼前的情景让她惊呆了——一只瘦骨嶙峋的野狼,竟然叼着弟弟的小小身躯,向山坡方向飞奔而去! 姐姐立刻撕心裂肺地大叫,声音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母亲惊觉有异,丢下手中的锅铲冲了过来,父亲也迅速拔出腰间的猎枪,带着几个牧民拼命追了上去。 他们一路追着血迹和狼爪印,最终在一处乱石堆后找到了躺在血泊中的寇金成。 那一幕,至今仍刻在所有在场人心里。小小的寇金成身上布满抓痕和咬痕,脸部更是惨不忍睹——鼻子和左脸几乎被撕咬殆尽,血肉模糊。 孩子已昏迷,呼吸微弱,脸上还残留着野狼留下的唾液。 医生看着这个孩子时满脸沉重:“命是保住了,但他的脸,再也恢复不了了。” 从此以后,寇金成的命运被牢牢地贴上了“怪物”的标签。他的父亲,一个铁骨铮铮的牧人,却接受不了儿子这副模样 或是出于羞耻,或是失望,他变得愈发冷漠,最终将儿子丢进了村外山坡上的一个石洞——“反正养不活了,丢了吧。” 母亲哭着哀求,却也拗不过男人的狠心。她偷偷给山洞送去牛奶和干粮,但终究只是杯水车薪。 在那个石洞里,寇金成的童年与黑暗相伴。他没有镜子,但他知道自己的模样——每一次村里孩子偷跑来看他时的尖叫,每一次有人往他身上丢石子,都是提醒。 他不哭,也不喊,他渐渐学会了在山洞里自己劈柴、生火,用羊骨当勺喝水。他学着跟野兔赛跑,跟狼远远对峙,他靠本能生存,靠一口气挣扎。 冬天最冷的时候,雪封山路,母亲一连几天都没来。寇金成差点死在冰冷中,靠啃冻羊骨头度过。 等母亲再次现身时,整个人都瘦了三圈,却仍是扑上来紧紧抱住了他:“娃,你还活着,娘就没白活!” 十六岁那年,他开始下山帮人牧羊。人们虽然仍然怕他的脸,但慢慢地,却不得不承认,他干活是最利落的一个。 他不偷懒,不抱怨,还常帮其他牧人修羊圈、补帐篷,大家才渐渐改口叫他“金成哥”。 后来,寇金成的姐姐寇金兰,看着弟弟年纪一天天大了,心里始终不是滋味。她想,哪怕弟弟长得再不一样,也应该有个家,有人陪,有个孩子,才能算是个完整的人。 于是她托人四处打听,终于说来了一门亲事。姑娘叫聂惠琴,是甘肃的,父母早逝,跟舅舅家过活,性子老实却也有主见。 聂惠琴那边开口要了3000元彩礼,在那个年代,这是一笔不小的钱。 寇金兰没说什么,咬咬牙,挨家挨户借,甚至拿出自己积攒多年准备买羊羔的钱,才凑足了这笔彩礼。她把钱塞到弟弟手里时,说:“这是姐给你讨媳妇的本钱,咱不能输。” 起初,聂惠琴来到寇家那天,一眼看到寇金成的脸,立刻吓得往后退了一步。 那张只剩半边的面孔,被岁月风吹日晒得暗红粗糙,眼窝凹陷,嘴角歪斜。她一时之间甚至想打退堂鼓。 但后来,她慢慢观察这个男人,发现他干活勤快,话不多,却事事细致。每天起得最早,牛羊都照顾得妥妥当当;她洗衣服时,他会悄悄烧水;她没带够换洗的衣服,他就亲手给她缝制。 有一回,夜里下雨,羊圈漏水,聂惠琴慌得要去补,寇金成拦住她,冒着大雨一个人去了。 回来时浑身湿透,却只说一句:“你身子骨弱,别冻着。”那一刻,聂惠琴心里被什么触动了。这个男人,虽外貌丑陋,却是个实心实意过日子的人。 慢慢地,她不再害怕他的脸,看见的是他背后的坚韧与温情。最终,两人结为夫妻。

0 阅读:29
柳烟绕古堤

柳烟绕古堤

若果你也偏爱于文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