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应该弯道超车,也没有资格搞工业4.0!”经济学家许小年在2024年接受采访时表示:跨越式发展是抄近道,说白了就是投机主义。 一个名气不小的经济学家竟能说出“别想着弯道超车”“工业4.0没资格搞”的言论?一听这话,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作为经济学家,许小年的核心观点就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应当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妄图一蹴而就,快速实现飞跃,根基必然不稳。 其实,他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技术的积累和沉淀,的的确确是需要时间的打磨。不过,回顾近年来中国在各领域的发展,尤其是高科技范畴,那可是突飞猛进、成果斐然。 无论是智能手机产业的蓬勃发展,让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占据重要份额;还是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车企不断创新突破,在全球竞争中崭露头角;又或是新能源产业的全面开花,都彰显出中国在科技发展道路上的强劲势头,这些成绩大家有目共睹。 就拿中国的光伏产业来说,起初,前景并不被众人看好。在起步阶段,面临着技术瓶颈、市场认可度低等诸多难题。但国家没有放弃,一方面给予大力的政策扶持,从补贴生产企业到推广光伏应用项目,全方位助力产业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 在国家的支持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攻克技术难关。短短数年,中国光伏产业不仅顽强地存活下来,更是一跃成为世界的佼佼者。 在全球市场中,中国的光伏产品凭借高性价比和先进技术,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无论是光伏电池的生产技术,还是光伏电站的建设规模,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所以,许小年的观点虽有一定理论依据,却严重忽视了中国在制造业和科技创新领域所取得的实际进展。中国的发展并非如他所言的那般 “冒进” 和 “投机”,而是在坚实的政策支持、企业的拼搏奋进以及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实现了一步一个脚印的稳步提升。 在芯片领域,尽管曾经面临诸多困境,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但中国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芯片产业的投入,从资金扶持到人才培养,全方位布局。众多企业也积极投身其中,在研发上攻坚克难。如今,中国在芯片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虽然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差距,但发展势头强劲。 在高铁领域,中国更是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华丽转身。早期,中国从国外引进高铁技术,而后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了完整的高铁技术体系。如今,中国高铁以其速度快、安全性高、舒适性好等优势,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不仅在国内构建了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还积极参与国际高铁项目建设,将中国的高铁技术和标准推向全球。 再看 5G 通信技术,中国在这一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基站建设到终端应用,中国的 5G 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推动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医疗、智能交通等领域的发展,为经济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动力。 许小年或许未能充分认识到,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注重量的增长,更注重质的提升。在追求技术进步的道路上,中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建立了完善的科研体系。同时,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也为技术的应用和迭代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在迈向工业 4.0 的进程中,中国确实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在部分高端技术领域,与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在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但这绝不是否定中国具备开展工业 4.0 资格的理由。相反,这些挑战激励着中国不断努力,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中国的发展模式并非是许小年所认为的 “弯道超车” 式的投机行为,而是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稳步推进的结果。 那么,你们认同这种说法吗?
“中国不应该弯道超车,也没有资格搞工业4.0!”经济学家许小年在2024年接受采
悲伤续写故事
2025-05-07 16:36:2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