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协和的4+4,还是高校的博士申请制,初衷都是好的,有助于更好的发现人才;但这里面人为因素太大,怎么保证公平?谁适合学医,谁适合读博,谁说了算?导师教授们,能不能完全抛弃人际关系、各方利益保证客观公正?导师教授们对人才的青睐究竟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谁来监督他们?
近几十年,能在23岁博士毕业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浙大的胡晋,另一个是协和的韩佳澍
【4评论】【2点赞】
无论协和的4+4,还是高校的博士申请制,初衷都是好的,有助于更好的发现人才;但这里面人为因素太大,怎么保证公平?谁适合学医,谁适合读博,谁说了算?导师教授们,能不能完全抛弃人际关系、各方利益保证客观公正?导师教授们对人才的青睐究竟是出于公心还是私利?谁来监督他们?
猜你喜欢
【4评论】【2点赞】
【495评论】【487点赞】
【1评论】
【31评论】【36点赞】
【1评论】
【210评论】【170点赞】
【295评论】【88点赞】
【21评论】【8点赞】
作者最新文章
热门分类
科技TOP
科技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