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仔细想想,如果当时一战只要美国不参战,英法俄三大列强加起来三打一,也赢不了德国。一直以来总以为英法德俄四大列强平起平坐,没想到存在这么大的实力差距。 说起一战,很多人脑子里浮现的是英法德俄这几个老牌列强你来我往,势均力敌的画面。但真相有点扎心:德国的军事实力,简直像开了挂,英法俄三家联手都未必干得过。 1917年,俄国已经撑不住了,十月革命一爆发,列宁直接签了战败协议,退出战场。东线一熄火,德国把精锐部队全调到西线,准备给英法来个致命一击。 那时候,法国已经被战壕里的血腥折磨得筋疲力尽,士兵士气低到谷底,甚至有高官私下琢磨着跟德国单独议和。 英国呢?虽然还在硬撑,但物资短缺,后勤快崩盘,靠殖民地和海上霸权苦苦维持。反观德国,工业机器轰鸣,军队纪律严明,战术执行力爆棚,简直像一台战争机器,势不可挡。 但这时候,剧情却来了个大反转。德国不是败在战场上,而是自己后院起火了。1918年,柏林街头爆发革命,工人和士兵揭竿而起,德皇威廉二世直接被赶出首都。 国内一团乱,德国新政府只能匆匆宣布战败,签下停战协议。这不禁让人感慨:德国的军事实力明明能碾压英法俄,却因为内乱自毁长城。 反过来想想,英法俄的“列强”光环,其实水分不小。俄国靠人海战术,组织却一团糟;法国防御战壕还行,进攻能力捉急;英国靠海军和殖民地撑场面,陆军却短板明显。 德国却是工业、纪律、战术,三者完美结合,硬生生把战争拖成消耗战,还差点翻盘。 再深挖一层,一战的结局其实暴露了列强们的底牌。 德国的失败,不是因为它不够强,而是因为战争的本质从来不只是打仗,后方的民心、经济的韧性、国内的稳定,哪个环节都可能成为致命弱点。 英法俄看似人多势众,但各自的内伤让它们在德国的铁拳面前摇摇欲坠。如果没有美国的及时参战,注入新鲜兵力和物资,英法很可能撑不到德国内乱的那一刻。 这也让人不禁思考:列强的荣光,到底是真金白银的实力,还是虚张声势的泡沫?一战告诉我们,真正的强者,不仅要战场上无敌,更要守住自己的根基。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国也是打
【8评论】【13点赞】
深渊传说
二十世纪前五十年全世界有36项重大的武器发明,德国独占30项。
风暴海燕 回复 05-06 15:17
细挖一下全是扯淡,你信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