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话称:“如果一定要我走,那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 1949年,国共内战打到最后关头,国民党眼看大势已去,蒋介石忙着收拾家当退守台湾。这时候,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把海军上将陈绍宽带过去,毕竟他可是中国海军的顶梁柱。可陈绍宽愣是没给面子,直接撂下狠话:“如果一定要我走,那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 陈绍宽,1889年生在福建福州,家里穷得叮当响。他爹原来是个箍匠,后来混进晚清海军,从水手干到中士管轮,多少给了他点航海的启发。小时候,他在私塾念书,十五岁考进教会办的格致书院,英语学得贼好。十七岁,他进了江南水师学堂,专攻航海技术,脑子活,成绩拔尖,老师都夸他有出息。1905年毕业后,他加入清朝海军,跑过不少军舰,技术过硬,慢慢崭露头角。 1912年,他当上“镜清”练习舰的驾驶大副,带着船稳稳靠港,名声一下子传开了。后来,他升到海军少校,去美国深造,又跑欧洲瞧了瞧战事,还在英国当过海军武官,眼界宽了不少。北伐那会儿,他跟着海军总司令杨树庄投了国民革命军,1929年当上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1931年升到海军部部长。干这活儿,他可没少操心,忙着争取测量权、引水权,还盯着西沙群岛不让人抢走,1935年直接晋升海军一级上将。 抗日战争一打响,陈绍宽也没闲着。1937年,他指挥江阴海战,带着五艘轻巡洋舰和一艘练习舰堵长江,想挡住日军往南京冲。虽然拖了点时间,可舰队损得七七八八,心疼归心疼,他也没辙。1938年,他升成海军总司令,参与武汉保卫战。后来抗战胜利,1945年,他代表中国海军去东京湾和南京参加日本受降仪式,那一刻挺风光。可惜,他反对内战,又提议造航母,结果蒋介石不待见,直接把他免了职,他只好回福州老家待着。 1949年,国共内战快收尾,国民党兵败如山倒,蒋介石急着跑台湾,还想拉上几个能人撑门面。海军这块儿,他盯上了陈绍宽,毕竟这老将资历深、手腕硬。于是,宋美龄亲自出马,派人带着蒋介石的命令去劝他,说是国家需要他,得去台湾继续干。可陈绍宽不吃这套,直接回绝,还甩出一句:“要我走,我就跳飞机!”这话不是随便说说,他早就看不惯内战,觉得中国人打中国人没意思。 再说了,他跟蒋介石早有嫌隙。1945年那会儿,他主张和平,反对打内战,还想搞航母壮大海军,可蒋介石压根不听他的,俩人关系越来越僵。这次让他去台湾,他心里估计合计:跟着国民党跑,能有啥好下场?还不如留在大陆,看看新中国能不能有点盼头。所以,他铁了心不走,宁可留在福州,也不跟蒋介石混了。 陈绍宽没去台湾,国民党也没辙。1949年8月,福州解放后,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张鼎丞亲自跑去胪雷村找他,拉他出来干活。陈绍宽挺感动,觉得自己还能派上用场,就答应了。不久,他搬到福州城里,公开支持新政权。新中国成立后,他当过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福建省副主席、副省长,还连着三届当全国人大代表和国防委员会委员。 他还加入了民革,当上中央副主席,忙着拉拢老国民党的人为国家出力。1950年,他帮着策动海军起义,像“重庆号”舰的邓兆祥那次,毛主席和朱德都发了贺电夸他。干副省长时,他日子过得简单,省下来的工资拿去修桥,胪雷村的“胪峰一桥”“胪峰二桥”都是他攒钱弄的。退休后,他回福州老家,每天遛花园、看报纸、写书法,偶尔去小学给小孩讲航海的事儿。1969年,他得了胃癌,走之前还写遗书,说感谢新中国,还喊话台湾那边的人为统一想想办法。7月30日,他在福州去世,享年79岁。 陈绍宽这一辈子不容易,从穷小子熬成海军上将,见证了中国从挨打到站起来的日子。他在1949年的决定,不光是他个人的选择,还牵扯到海军的走向。留在大陆后,他没闲着,给新中国搭了不少把手,尤其在团结老国民党的人和推动海军起义上,功劳不小。1976年,福建省政府给他开了追悼会,说他是“受人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这评价挺中肯。
1949年,宋美龄奉蒋介石之命,打算将海军上将陈绍宽带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
运赛过去
2025-05-06 12:00:18
0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