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年,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消息传到魏国,司马懿哈哈大笑,对众将道:“诸葛亮

小博大史 2025-05-06 11:54:59

234年,蜀汉名将魏延含冤被杀,消息传到魏国,司马懿哈哈大笑,对众将道:“诸葛亮聪明一世却识人不明,如此勇猛大将竟被害死,我看蜀国气运已尽了!”说罢与众将通宵达旦痛饮,彻底放心了。 魏军大帐内,酒坛碰撞声与哄笑声此起彼伏。司马懿斜倚在虎皮椅上,白须随着笑声颤动,浑浊的眼珠却透着精光。

烛火摇曳间,他望着地图上蜀国那片逐渐黯淡的区域,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案几:“没了魏延这员虎将,姜维那小子再能蹦跶,也掀不起多大浪!”帐外寒风呼啸,却吹不散这满室的得意。 而此时的蜀国汉中,残阳如血,照着魏延的尸首。曾经的“汉中王”,如今身上还穿着带血的战甲,双目圆睁,似有不甘。几个老兵偷偷抹着眼泪,他们记得北伐时,魏延总是一马当先,挥舞大刀劈开魏军阵型;记得他拍着新兵肩膀说“跟着我,保准能打胜仗”。可如今,战功赫赫的将军,却落得个谋反的罪名,暴尸荒野。 消息传回成都,后主刘禅盯着奏报,手不停地发抖。蒋琬、费祎等人低头不语,唯有姜维“咚”地一声跪在阶前:“陛下!

魏延将军绝无反心,定是杨仪那小人陷害!”可朝堂之上,支持杨仪的大臣七嘴八舌,指责魏延骄横跋扈,死有余辜。

姜维握紧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他突然想起丞相临终前那句“魏延脑后有反骨”,原来一语成谶,却成了冤杀忠良的借口。 魏国这边,放松警惕的司马懿开始调兵遣将。他把原本驻守西线的精锐东调,准备全力对付东吴。巡逻的魏军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紧绷,甚至在营帐里开起了赌局。而蜀国汉中防线,没了魏延统筹调度,新兵们连营帐都扎不稳。老将廖化望着北方,长叹一声:“当年丞相在时,魏贼哪敢如此张狂!” 日子一天天过去,蜀国朝堂陷入内耗,杨仪与费祎争权,姜维空有北伐之志却处处受阻。反观魏国,司马懿借着这难得的喘息之机,暗中培养司马家势力。

五年后,姜维率军北伐,却发现魏军的防御比从前坚固数倍。他在阵前望着连绵的魏军营寨,突然想起魏延生前制定的防御策略——若那老将还在,何至于此? 当司马懿在洛阳城的高台上俯瞰万家灯火时,蜀国的国运正像那西沉的落日。一场冤杀,不仅折损了一员虎将,更让蜀国人心惶惶,错失了最后的生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后人翻开这段往事,总忍不住叹息:诸葛亮一生谨慎,却在临终前留下这致命疏漏;而司马懿的那顿庆功酒,饮下的何止是胜利的狂喜,更是预见了一个王朝的衰败。

0 阅读:77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14

用户10xxx14

2
2025-05-06 13:15

魏延若刘备健在那没什么,刘备诸葛亮不在,那就是下一个司马

曹操

曹操

1
2025-05-06 13:08

用人绝对是丞相明显的短板之一!马谡,杨仪,哎……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