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1月13日,一女子走到孙传芳背后,朝着孙传芳后脑勺便是一枪,孙传芳立

小博大史 2025-05-06 11:49:24

1935年11月13日,一女子走到孙传芳背后,朝着孙传芳后脑勺便是一枪,孙传芳立刻扑倒在地,女子又连补了两枪。孙传芳脑浆迸裂,鲜血流了一地,瞬间倒在血泊中。

伴随着现场的混乱与慌张,女子将提前写好的60多张《告国人书》四处散发。在宣传页上,她详细地说明了替父报仇的原因,以及孙传芳的罪恶行径。 佛堂里弥漫着血腥味,原本缭绕的檀香被刺鼻的硝烟冲散。女子握着还在发烫的手枪,指尖微微发颤,可眼神却冷得像冰。

围观的香客们尖叫着四散奔逃,有人撞翻了供桌,烛火倾倒,点燃了地上散落的《告国人书》,火舌舔舐着纸张,将“孙传芳残杀施从滨”的字迹映得通红。 这女子名叫施剑翘,此刻她望着孙传芳扭曲的尸体,往事如潮水般涌来。十七年前,孙传芳在战场上俘获了施剑翘的父亲施从滨,不仅将其斩首,还暴尸三日,头颅悬挂在蚌埠车站示众。

那时的施剑翘不过是个十五岁的少女,躲在母亲怀里哭得昏天黑地,从那一刻起,复仇的种子就深深埋进了她心里。 “各位父老乡亲!”施剑翘突然站上台阶,声音穿透混乱,“孙传芳杀害我父亲时,我发过誓,不报此仇,誓不为人!”她扯开旗袍领口,露出锁骨处用朱砂刺的“报仇”二字,血迹斑斑的字迹让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有人捡起未被烧毁的《告国人书》,上面的文字字字泣血:“他孙传芳可曾想过,被他残害的无辜百姓有多少?被他践踏的家庭又有多少?” 很快,军警蜂拥而至。施剑翘没有反抗,任由冰冷的手铐锁住手腕。被押上警车时,她回头望向佛堂,嘴角竟露出一丝解脱的笑。消息传开,整个天津城都轰动了。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她是女中豪杰,有人摇头叹息“终究是条人命”。 法庭上,施剑翘从容地陈述着复仇经过,说起父亲惨死时,眼眶泛红却不肯落泪。当法官问她是否后悔,她挺直脊背:“我为父报仇,何悔之有?”旁听席上,不少人偷偷抹起了眼泪。这件事闹得沸沸扬扬,社会各界联名上书,请求从轻发落。最终,施剑翘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后经特赦提前释放。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看似是一场私人恩怨的了结,实则撕开了军阀混战时期的黑暗伤疤。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像施从滨这样死于非命的人不知凡几,而施剑翘用自己的方式,为无数饱受军阀欺压的百姓出了一口恶气。她的故事,成了乱世中一个令人唏嘘又震撼的传奇,也让后人看到,在正义缺席的岁月里,一个弱女子能爆发出怎样惊人的力量。

0 阅读:238

猜你喜欢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

小博大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