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温州火锅店,一盆滚烫的菌汤,浇灭了32岁林女士的哺乳权,也浇出了服务业的血泪现实。因加汤迟来5分钟,林女士怒骂服务员朱鹏,甚至问候其母,17岁的农村少年一气之下,端起锅里的92℃高温汤水,将“顾客是上帝”的神话彻底撕碎。 这不仅仅是场口角之争,更是差评文化和畸形加班文化的必然产物。 林女士三年27次投诉的记录,暴露了某些人将“差评权”当尚方宝剑的丑陋嘴脸;而朱鹏日均搬运1.5吨食材、工资2800元却寄回2300元给奶奶治病的惨状,则将服务业的“血汗工厂”本质暴露无遗。 法官的判决书都看不下去了: “把差评当尚方宝剑,把员工当牲口使”的歪风邪气,是时候刹住了!于是,火锅店集体降汤温、改自助加汤,劳动局紧急开设心理疏导班——这荒诞的一切,竟要靠一盆“愤怒的汤”来推动变革。 林女士出院时,孩子哭声响彻楼道,这哭声不仅是对母亲无法哺乳的控诉,更是对畸形消费观和畸形职场文化的悲鸣。**服务员不是机器人,顾客也不是土皇帝。** 当双方都放下身段,尊重彼此作为“人”的基本尊严,这样的悲剧才不会重演。毕竟,在服务业,没有人应该被烫伤,无论是身体,还是灵魂。
2015年,温州火锅店,一盆滚烫的菌汤,浇灭了32岁林女士的哺乳权,也浇出了服务
慕容洛寒呀
2025-05-06 09:11:04
0
阅读: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