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打起来,他的破坏力将大于俄乌。 因为这背后牵涉很多大国。 印度145万大军纸

哈皮的高高 2025-05-02 14:49:25

印巴打起来,他的破坏力将大于俄乌。 因为这背后牵涉很多大国。 印度145万大军纸面数据唬人,实战却处处漏风,T-90坦克的乌克兰发动机因战争断供,阵风战机每飞40小时就得等法国空运零件,去年42%的战机因缺件沦为“机场守卫”。 更魔幻的是自研37年的光辉战机,还没量产就被巴基斯坦枭龙生产线碾压——后者已出口多国,而印度斯坦航空连组装苏-30都良品率堪忧。 巴军65万兵力规模虽小,但胜在装备体系清晰:150架枭龙Block3配PL-15导弹专克印度苏-30,25架歼-10C更在雷达性能上压制阵风。 这次边境对峙若属实,将验证中式装备“性价比碾压”的逻辑——毕竟印度买一架阵风的钱,够巴铁买三架歼-10C。 俄乌冲突断了印度坦克供应链,西方又对巴基斯坦F-16设限,中俄美欧全被卷入这场军备暗战。 印度“买买买”背后是工业短板,而巴铁“小步快跑”的合作模式反而更适应现代战争——正如网友调侃:“三哥买装备像集邮,巴铁玩装备像打电竞。” 印巴对抗本质是两种发展路径的PK,印度迷信“金钱换战力”,却陷入供应链卡脖子;巴基斯坦量力而行,用有限预算打造不对称优势,这场较量给全球上了一课: 自主工业才是硬道理:印度若不能将“买来主义”转为自主生产,永远受制于人,比如其子弹生产线依赖俄罗斯,连俄乌战争都能波及印军弹药库存。 体系化作战胜过单件神器:阵风虽强,但印度缺乏配套的预警机、电子战系统,而巴铁的枭龙+歼-10C+ZDK-03预警机已形成完整杀伤链。 大国博弈中的小国智慧:巴铁用中国装备+土耳其无人机+少量美制F-16“混搭”,反而比印度全盘押注西方或俄制更灵活。 最讽刺的是,印度军购开支全球第三,却连边境公路都修不好(中印对峙时曾因运粮卡车坠崖死伤)。 现代战争拼的是综合国力,而非阅兵式上的“纸面威慑”,若印巴真的开战,或许会重现1999年卡吉尔冲突的结局——看似弱势的一方,用务实策略让土豪对手吃瘪。 澎湃新闻 2025-05-02

0 阅读:0
哈皮的高高

哈皮的高高

拖拖拉拉会变成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