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突然宣称,要把C919大飞机适航认证的颁发时间延迟3至6年,理由为“需要更多时间评估”。 这消息一出来,对C919走向全球可太不利了,要知道,没有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或者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适航证,C919若要跻身欧美主导的国际航空市场,其难度将大幅攀升,仿若登山途中陡然多出数道陡坡。 不过,咱们中国商飞公司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提前做好了准备,现在C919在国内已经拿到了超过1000架的订单,光是国内市场,就足够它好好发展,实现商业化运营了。 而且,有些国家已经开始想办法给C919“开绿灯”了,就说越南吧,最近提出要把咱们中国民航局(CAAC)发的适航证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的标准看成是一样的。 其实,欧洲搞这一出拖延战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是怎么回事,现在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MAX在国际市场上正争得不可开交呢,它们哪能容得下C919这个“新选手”来分一杯羹呀。 但咱们中国航空业心里有数,策略很清楚,先在国内把市场稳稳地占住,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一步地往国外市场拓展,就像咱们的高铁和5G技术一样,只要技术过硬,质量够好,自然会有其他国家愿意买咱们的产品。 长远来看,中国正着力研发更为先进的宽体客机C929,志在进军国际远程航线市场,当前,适航认证一事,实乃全球航空业争夺话语权的一个环节,欧洲这次故意延迟颁发适航证,说白了就是把商业竞争和政治搅和在一起了。 但咱们中国航空业也有自己的优势,国内市场大得很,而且技术链也在慢慢成熟起来,现在C919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飞机安全飞行,让乘客和航空公司都满意,积累好口碑,等国内航空公司都大规模用上C919,而且用着都觉得靠谱,那国际市场那些还在观望的人,想法自然就会变了。 此外,全球航空市场并非铁板一块,并非由欧美主宰。发展中国家更注重飞机的性价比与合作灵活性,这对C919而言无疑是个良机。 以后,中国可以通过和其他国家签双边协议,让中国民航局(CAAC)的适航证和其他国家的互相认可,慢慢打破欧美在适航认证方面的垄断。 说到底,适航证也就是个进入市场的门槛,真正决定C919能不能成功的,还是飞机本身安不安全、用起来划不划算。 只要C919能用实际表现证明自己,那欧洲这次所谓的“延迟”,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中国制造业这些年的发展,就是一部不断突破技术难题、重新制定行业规则的历史,航空业肯定也不会例外。 信息来源:SPUTNI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我是年轻人我可以回答人民日报的这个提问年轻人为什么要吃苦还不是没有好父母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