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一野和江南征的分手是必然的,在长久的摇摆里,年轻的江南征同样的分辨不清爱慕和需求的区别。并不是命运的齿轮把两个人分散。在战友方向上他们确实曾有着坚定的共同理想,但在相处中,两个人其实都没有办法从对方身上挖掘到自己内在需要的点。
或许曾经他和她的能力外貌性格都深深吸引着对方。
但他们在机场等不来船,两个人最终也没等到自己想要的“需要”。走散是人生常态。了解后的走散,只是需要时间的问题。因为外力因素,顾一野比江南征更早的清醒,分手由他提出来时,矛盾已经存在很久了。
在一份单方面逐渐清醒的感情里,看见了注定分散的结局后的顾一野给自己最后的任性就是抱着一大束玫瑰再去海边看一眼自己曾经的爱人。在一场单方面的告别里,两个人牵手的甜蜜又酸涩,她困惑但开心,他心事重重但也释怀。没有穿上的红裙子是这对年少爱人的落幕红布。
顾一野结婚后,在战友婚宴上,顾一野谈到阿秀去上夜校,文化知识尚且需要补充的阿秀曾经在教养孩子和对待丈夫上,是“放在吃饱穿暖层面上”,后来顾一野一直在致力于给她安全感,鼓励她上夜校。
能成为顾一野的家人,是阿秀的幸运。我们可以把上夜校理解为“赋能”。不是家里需要她填补家用,而是她的二次成长。
关于阿秀和顾一野的故事,我们总是从几句台词,电视剧的片段里去了解。
顾一野实力强,智慧缜密,思想上绝对的进步,责任感是他的使命。阿秀质朴勤勉但缺少主见,失去班长之后她失去了主心骨。她的勤劳质朴不足支撑她渡过当时的困境。
看似严肃冷静的顾一野反而是所有人里最心细热心的一个。顾一野看到了她的难处,决定帮忙,在帮忙的过程里,他这样心细缜密的人判断过局势,甚至可能综合评判过阿秀和小飞的综合情况,他判定如果不给孩子上户口,母子俩的前景将会更加的艰难。
在这里我们抛开爱不爱,我们去谈责任和人性。顾一野的责任感不允许有烈士家属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情感上,他也无法摆脱对他那么好的班长妻儿有这样的结局。这中间他也努力用过其他的办法,但是结论依旧是一样的。
在班长离开前,顾一野见阿秀,她听见他咳嗽非常心细的给顾一野也带了姜糖片。在衣食起居层面上照顾大家是她认定的“使命”。和她认为男子汉保家卫国是男子汉的使命一样,阿秀初始的思维层次和顾一野不是一个层面的,什么样的环境养育什么样的人,她从小耳濡目染的教育是这样的。
这里塑造的并不脱离实际,顾一野是顾一野,阿秀是阿秀。
用顾一野的话来讲,两个人都努力对对方好。越过热恋的阶段,从照顾的关系进入家人的阶段才是更加真实的写照,两个人都在摸索着如何去扮演这样的角色。
我们都没有办法去苛责这样关系里的人们,谁都是边走边学。
大家常说顾一野感情上是遗憾的,但这种遗憾在顾大校波澜壮阔一生里,相比起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擦伤。甚至有些性感。一个完美的人的不完美的点,仅仅在有争议的“爱情”上,这就很性感了。
我并不赞同把婚姻和家庭等同于爱情这个说法,婚姻家庭里责任义务和爱与支撑是没有办法拆开来谈的。就好像是我做了一锅海鲜粥,我不能只吃海鲜,我也不能只挑米,不能只喝汤。在他们的婚姻里或许责任和关怀的比重是大于爱的。又或者可能在长久的烹饪中煮最后出来相濡以沫的爱。
但,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我们谈责任,谈人性,谈选择,最后大家谈到幸福。一个相对最抽象的词“幸福。”
在每一次讨论里“顾一野是否幸福”依旧是最热的话题。我们有些人愤愤不平,有些人感慨惋惜,大家不由自主的去反驳自己不认同的观点。
但我们都代入了自己,因为在有绝对魅力足够立体鲜活的角色面前,你永远会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