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晚年回忆,他领导不了父亲的老臣。他讲了一件事,有一年春节吴俊升来拜年,家里的孩子们自然也要给长辈拜年。吴俊升自然准备了红包,一人5000银行本票。
据说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当时张作霖就发火了“吴大舌头,你给孩子几个钱是可以的,你怎么给他们这么些钱。”
张作霖与张学良父子是中国近代史上相当有名的了。张作霖本身出身农民家庭,他作为东北军的首领,统领了整个东北三省的军队。
作为东北军的首领,如果没有足够的智商和情商是无法长时间坐稳位子的,而张作霖就是一位兼具智商和情商的人,他又足够有领导才能,使得能够统领整个东北三省的军队。
对于他的部下,他从来都是软硬兼施,一方面严肃军纪,确保军中军纪严明;另一方面则注意维护军心,关心部下的生活和家庭。
所以,军队中的高级将领大都对他敬重有加,因为他们是一起一路拼杀出来的。
因为张作霖的老部下都是跟他在战场上建立的情谊,所以大都脾气秉性粗野不羁。
张学良晚年回忆,父亲意外去世之后,他感觉领导不来父亲的老臣。对此,他回忆了小时候的一件小事,也就是上文的这个场景。
张作霖的老部下吴俊升,在过年的时候给过张学良5000银行本票。张作霖看到张学良手里的票子,顿时火冒三丈,吆喝张学良从哪里拿的钱?
那时候的张学良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孩子,看到一向严肃的父亲发火,他哆哆嗦嗦的说:“是吴俊升给的压岁钱。”
张作霖闻言,便把吴俊升叫来,呵斥道:“过年给压岁钱,也不是这个给法。你哪来的这么多钱?”
作为多年的老搭档,吴俊升深知张作霖的脾气,当即跪下,道:“这些钱都是您给我的,我只不过是想过年给孩子包一个红包。”
“那也没必要包这么大的红包!”
吴俊升连忙磕头认错,张学良也就快把银票又归还给了吴俊升。
张学良回忆说,这些老将们对父亲的惧怕和敬畏,是他无法企及的。而且大多数人都是在父亲的强硬手段下归顺,而张学良本身做事考虑喜欢瞻前顾后,对于父亲留下的老部下,很多人的做事方式都是他无法容忍的,这也就导致他接手东北之后,东北三省军心开始动摇涣散。
张学良是家里的老大,张作霖对他的教育十分严苛。在他的严格教育下,张学良虽然自幼物质生活优越,但是也没有过一掷千金的事情,因为张作霖对他的教育十分严格。
但是,张学良成长环境顺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挫折。所以他在处理问题的时候经常不懂得变通,而且遇到难题的时候也缺少父亲张作霖的大局观念和果决态度。
张学良在处理军中事务和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处事能力的确与张作霖有很大差距。
张学良晚年回忆:“我完全没有我爸爸的能力,我的父亲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头脑是我望尘莫及的。”
但是,纵观张作霖的一生,他的张扬和狂妄也使得他忽视了正确用人的重要性。在后期与对手交战时,他把战线拉的太长,最后导致江苏在手底下被人抢走。张作霖为了割据一方,他周旋在日本人之间,在东北自己生产枪支和炮火。与此同时,他还修建了东北三省的铁路。
从底层小土匪到东北军阀,他也非常狂妄自大,认为日本是无论如何不会对他下手的,所以他公然乘坐火车退回东北。日本人对他心存忌惮,最后策划了“皇姑屯事件”,他富有争议的一生也因此划上一个了不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