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不希望印、巴大打出手的不是俄罗斯、不是美国、而可能是中国。并不是说我们无视印度在损害中国利益上的一系列小动作,一是我们的重点不是印度,二是在克什米尔,只要印度不碰中国的底线,就没问题。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克什米尔这个地区,印巴冲突一直不断,我们心里是知道的,但是只要不进行大规模战争,我们是不会动的,毕竟小摩擦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战略布局。 从喀什到瓜达尔港的中巴经济走廊,如今每天有500辆卡车穿梭往返。这条耗资620亿美元的陆海联运通道,承载着中国能源安全的半壁江山——来自波斯湾的石油在此上岸后,仅需三天就能直达新疆炼油厂。若印巴爆发全面战争,这条战略动脉随时可能被拦腰截断。 印度近年来的小动作确实不断:在藏南地区增兵、阻挠中资项目、频繁举行边境军演。但中国始终保持战略定力,边防部队巡逻频次始终控制在2017年水平。 这种克制背后,是维护中巴走廊畅通的深层考量——毕竟,该走廊创造的贸易额已占中国与南亚贸易总量的38%。 莫斯科的军火商每年向印度出售价值30亿美元的武器,转身又和巴基斯坦签下液化天然气大单。美国表面上呼吁南亚和平,暗地里却批准向印度出口F-16生产线。这种"两头下注"的把戏,反而让中国成了最希望地区稳定的力量。 中国在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的99年租约,在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的基建合同,在尼泊尔跨境铁路的勘探工程,都在悄然编织着区域利益网。这些价值千亿美元的项目,最怕的就是战火蔓延带来的投资风险。 马尔代夫总统穆伊兹今年三度访华,斯里兰卡顶着压力重启科伦坡港口城项目,连尼泊尔都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部分贸易。这些国家清楚:跟着印度只能喝汤,融入中国经济圈才能吃肉。但若印巴开战,这些小国将被迫选边站队,苦心经营多年的平衡术瞬间失效。 中国处理南亚问题的策略非常精妙,对印度坚持"斗而不破",海军护航编队十年如一日巡弋亚丁湾;对巴基斯坦推进"以经促稳",瓜达尔港自由区已吸引23家中资企业入驻。 当前南亚就像被三种力量拉扯的弹簧:美国想制造可控混乱收割资本,俄罗斯要兜售军火两头获利,中国则拼命维持弹性平衡。你们觉得印巴冲突会演变成战争吗?
中国没上钩!美方报复来了,特朗普恼羞成怒,要开始扶持印度?
【3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