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妈妈了。”2012年,一个被判死刑的90后女孩儿,说出了自己的临终愿望,但是她的父母,始终不肯见她最后一面,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2年4月12日,四川省人民法院的审判大厅里,一个穿着蓝色囚服的年轻女孩站在被告席上。她就是叶乔,当时年仅20岁,被称为"90后女毒枭"。当法官宣布"以走私毒品罪,判处叶乔死刑"时,这个看起来还很稚嫩的面孔瞬间变得苍白,眼泪不受控制地流了下来。 "我想活久一点……我想念父母了……"叶乔低声呢喃着,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与悔恨。然而,她的这个简单愿望却无法实现。工作人员多次通知她的父母,告诉他们女儿想见最后一面,但回应却是冷漠的拒绝,仿佛从未有过这个女儿。 叶乔出生在1992年冬天的四川成都双流区一个普通农家。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她就没能得到父母的喜爱。"咋又是个女娃娃儿……"父亲叹了口气,转身离开了产房。母亲看着怀里的女婴,脸上也没有一丝笑意,只是默默地将孩子放在一旁,不住地叹气。 在这个重男轻女的家庭里,父亲常年在西藏打工,叶乔几乎见不到他。而母亲则沉迷于麻将,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牌桌上,对女儿冷眼相待。十岁时,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压在了叶乔肩上,从做饭洗衣到照顾弟弟,事事都要她操心。 学校里的叶乔是个好学生,她的成绩几乎次次都是"双百分",五年级时更是展现出了写作天赋,老师都夸她文笔好。每一次拿到优异成绩,她都期待着得到母亲的一句夸奖,但每次迎接她的却是母亲的冷漠:"考一百分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啊?丧门星离我远点,就是你害我输钱!" 这种冷暴力般的童年生活,在叶乔心里埋下了深深的伤痕。15岁那年,在又一次被母亲责骂后拿到生活费,叶乔决定离家出走。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毅然踏上了独自生活的道路,来到成都市区打工,当了一名餐厅服务员。 离家后的叶乔虽然摆脱了家庭的冷漠,却不知道更大的危险正在等待她。在餐馆当服务员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她终于有了自己的天地,租了一间简陋的单间,开始独立生活。四年后,19岁的叶乔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段感情。那个阳光乐观的男孩对她关怀备至,带她看电影、逛街,送她礼物和鲜花,让从未体验过被爱滋味的叶乔沉醉其中。 然而好景不长,这段初恋很快以分手告终。失恋的打击让叶乔陷入消沉,她开始频繁出入KTV和酒吧,用酒精麻痹自己。不幸的是,这些场所鱼龙混杂,叶乔在这里结识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 2010年,叶乔的一个"好朋友"带她去KTV认识新朋友,说有好玩的东西要她体验。在那里,一个被称为"大哥"的男人递给她一盒看似普通的香烟。尽管叶乔从未抽过烟,但在朋友的鼓励下,她还是尝试了。第一口就让她感到不适,但她为了表现自己,还是点燃了第二根。大哥见状,满意地将整盒烟都给了她。 当叶乔将这盒烟抽完后,她去路边买了一盒普通香烟,却发现味道完全不同。这时她已经对那种"特殊香烟"上瘾,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染上了毒瘾。她询问朋友那种烟的牌子,朋友告诉她只有"大哥"那里才能买到。 为了继续获得这种"香烟",叶乔开始帮"大哥"贩毒。她很快因表现良好成为贩毒集团的"二把手",到19岁时已经能够制毒。"大哥"不仅让她上瘾,还经常侵犯她,对她施暴,但叶乔为了获得毒品,都忍了下来。 当叶乔想要脱身时,"大哥"威胁她:"你已经成为了毒贩,如果你敢跑,我就举报你。无论你逃到哪里,我都会抓住你。"被恐吓的叶乔只能继续为他工作,并在20岁时成为贩毒集团的"一把手"。讽刺的是,虽然地位提升,但她并没有因此富裕起来,赚到的钱都被"大哥"拿走了,她唯一得到的只是定期的几盒"特制香烟"。 叶乔参与贩毒的两年间,一直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直到2012年2月,当她刚回到住处休息时,"大哥"急促地敲门,告诉她:"有人举报了你。"就在叶乔准备逃离时,警方破门而入,将她按倒在地逮捕。
成都49岁富婆被34岁农村小伙网上表白,2人当即决定领证结婚。哪料,当富婆来到小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