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中将王尚荣24岁,已经是我军120师独立第1旅副旅长,但仍然是孤身一

文史记叙录 2025-05-01 09:33:00

1939年,中将王尚荣24岁,已经是我军120师独立第1旅副旅长,但仍然是孤身一人,写信女排长求爱不成。贺帅爱将心切,亲自出马促成姻缘。

王尚荣是湖北荆州人。他从小在长江边长大,家里以打鱼为生。以前的渔民比现在的更是看天吃饭,长江水患不少,家里经常入不敷出。

因为家境贫穷,王尚荣的两个哥哥生病无法医治,都夭折了。他能平安长大其实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他在小时候也得过一场重病,但是小小年纪的王尚荣自己挺了过来。

以致于他在之后的人生里,每次遇到困难,都很自信自己能克服,因为他“命硬”。

到了上学的年纪,王尚荣也想像小伙伴一样去上私塾,但是父母真的拿不出学费来。进不去私塾的课堂,王尚荣就站在门外,听先生上课。

时间久了,私塾先生傅显庭发现了在门外偷听的王尚荣,于是把他叫了进去,找了把凳子让他坐在角落里旁听。

没有钱交学费,傅先生就让王尚荣负责私塾里的打扫工作,让他用劳动换取学习的机会。

傅先生虽然接受的是旧派教育,思想却是比较先进的,他告诉学生们,中国现在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你们将会是改变时代的一代人,现在一定要好好学知识。

王尚荣对革命的初步印象,应该来自于傅先生。

两年后,王尚荣连这种旁听学习的机会都没有了,因为他已经十二岁了,父亲让他去学一门手艺。

在父亲的观念里,不管世界怎么变化,都需要手艺人,什么样的世道都饿不死手艺人。

于是,十二岁的王尚荣背上行囊到了湖南华容一家瓷器店当学徒。

旧社会给人当学徒就等于给人家家里当长工,师傅叫你做什么你就得做什么,通常学徒都是“熬”出来的。

1930年,湖南湖北一带革命已经闹起来,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

15岁的王尚荣毫不犹豫的投身于革命,参加红军,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在红军的队伍里,王尚荣成长得很快,从青年干事,到参谋,到参谋长,十年间他经历了反围剿、长征,参加了游击战争……

1939年,24岁的王尚荣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1旅副旅长,参加了齐会、陈庄等战斗和百团大战。

很明显,王尚荣是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放在现在,就是一个“黄金单身汉”。偏偏这样一个在战场上沉着冷静的旅长,在爱情面前,却成了个腼腆而笨拙的普通男人。

在延安抗大,女兵们正在排练节目,校长罗瑞卿带着一群人来参观,其中就有王尚荣。看着台上彩排的女兵,王尚荣被身材苗条、样貌秀丽的黄克吸引住了,不由得停下了脚步,专心看起了排练。

罗瑞卿注意到了王尚荣的眼神,于是把黄克叫下台来,向她介绍说:“这是我们第一旅的副旅长王尚荣,才24岁,年轻有为啊!”

接着又对王尚荣说:“这是黄克,女学生,有文化,业务能力强。”

这就算是介绍二人认识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虽然王尚荣总是想着黄克,却不知道从何下手。最后,在大队长苏振华建议下,王尚荣决定给黄克写情书,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希望对方能接受自己。

情书送出去,石沉大海,没有回音,倒是苏振华坐不住了,他跑去找黄克,问她究竟怎么想的,谁知黄克就给了四个字:“我不同意”。

被拒绝的王尚荣,像是被霜打的茄子一样蔫了。这让他的顶头上司贺龙贺司令急坏了,贺司令下令将黄克调到一旅工作,当王向荣的秘书,让他俩多相处,培养一下感情。

姜还是老的辣,贺司令这一步棋走得刚刚好。通过工作上的相处,黄克发现王尚荣确实是个不错的人。

为人善良仗义不说,工作起来那完全是另一副模样,运筹帷幄的样子自信满满。渐渐的,黄克心里慢慢的接受了王尚荣。

1939年11日,二人在贺龙的主持下举行了简单的结婚仪式。

时光飞逝,二人相互扶持风雨同行的走过了近半个世纪,到1980年时,王尚荣已经65岁了。由于以前打战受过不少伤,再加上动乱年被关押身体所受的摧残。

经医生诊断,王尚荣患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属于“神经系统多系统变性”,现在又增加了“小脑扩大”,最多只能再活两年时间了。

到底是革命道路走过来的夫妻俩,病魔没有打倒他们。他们依然乐观的活着,四处求医问药,就当是旅游;只要天气好,黄克就会推着王尚荣出门散步,给他读新闻、读故事……

医生说的两年早已过去,王尚荣不但活得好好的,记忆力还有所恢复,身体指标在往正常方面走,这让医生惊叹不已。

1989年,王尚荣与黄克结婚五十周年纪念,二人被全国妇联评为“金婚伴侣”。

从小就“命硬”的王尚荣,直到2000年才与逝长辞,享年85岁。

0 阅读:96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