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27我的读书札记[原稿] 2025年2月27日晚11点23分,夜读《人类的故事.尼罗河流域》房龙。近期有点疲惫,刷了阵手机,满屏似乎都你应该知道的,早知道学了AI课,你也于以月赚上万了,我需要这些,短暂停留都被手机悄悄记录了,或许AI它更懂我,但这并不是真正的我。当我拿起书,开始耕读时,世界就宁静起来,那个有思想的我就回来了。 房龙对我说:"兄弟,我们再坚持一下,我们就像侯鸟追随着远去的河流,人类的历史就是觅食的记录,哪里有丰富的食物,我们就奔向哪里建造家园。" 东非高原的马赛马拉河又干棝了,这是我们族人向南迁徙的第3个年头了,埃塞俄比亚高原的青尼罗河、坦桑尼亚的维多利亚湖也时断时续,如今这是2万年,也是公元前5000年的尼罗河流域。 我与房龙走在迁徙人群的末尾,狂风把沙漠洒在我们脚下,大地把自己撕裂,却难以哺育我们这些被欲望填满的人群,不知经过了多少次穿越河谷、仰望星辰和多少次暴雨风沙的夜行。 我们终于追上了曾经消失在我们眼前尼罗河,这个世间最大的陆间海,众多的半岛与岛屿,与印度洋、大西洋相汇,这个把候鸟和我们这些从非洲腹地而来的人们深深吸引,并留了下来。 我们笫一批到达尼罗河的非洲人是幸运的,在尼罗河流域入海口,在这个被后世人们称为埃及的地方留下来,我们不再忍受非洲内陆的干旱、洪滞的折磨,我们也不再如迁徙的候鸟在食物繁盛的时侯抵达,消褪的时候离开,在梅里姆达、图什卡,库姆温布等尼罗河泛洪区,族人开始狩猎、农耕,越来越多地区被开垦。我和房龙沿着尼罗河流域溯流而下,古埃及人们烧碳、捕渔和种黍,低矮的茅草、红泥土㘩连间、高大雄伟的石屋,我们来到吉萨、萨卡拉和代赫舒尔地区,这对我们两个未来世界人而言,这里遍布的金字塔和它那神秘的光辉总是令人着迷。 在摩西山顶,几个雷米人仰望星空,我与房龙悄悄加入其中。尼罗湖流域此时诞生了众多大型部落,有些如今城市的样子。 "这几个雷米人好悠闲啊,原来他们也和我们一样无聊吗?难道他们发现头脑不仅可以用来吃饭、睡觉,也可以用来思考。星星从哪里来?谁制造雷声,谁使尼罗河水反复涨落,死后谁能永生啊,5000年后的西奈半道是幸福的天堂吗?,这么一些幼稚的、可爱的雷米特人。"房龙说。 望着摩西山下金色的沙漠,湛蓝天空,红色山恋和洁白的浮云,我何尝还不如一个在山顶上发呆的雷迷人吗?50年前的我以为人生就是吃饭、睡觉和生娃,我醉在自己的"尼罗河流城"男耕女织,5000年前,我和雷米人站在摩西山顶,懂得了原来头脑有个"思考"的东西如此美妙,人类一思考,上帝便发笑。这晚我与房龙、埃及雷米人笔笔划划"聊"了几个可笑而又无耶的事情。 黎明,相识的雷米人邀请房龙和我去吉萨城,介绍他们这最有知识的老师,人们称他的老师为祭司,他们学问高深,他们执掌所有人的生死与过往。因为国王胡佛相信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躯体,来世回来时才能荣享万世富贵,于是吉萨、萨卡拉和代赫舒尔地区的祭司都去了吉萨城,都在忙着给胡夫国王造金字塔。我和房龙、雷米人走了20天才到达吉萨城。 吉萨城外,大漠之上,近10万余人,数以万计的骆驼,牛马和羊只骆驿不绝被送往吉萨城,途中沙尘满天,望不见尽头的水东,鞭苔、叫卖的雷米特人鱼贯而入,我们侧身让过一辆辆载满巨木的牛车,踩过一坨坨热得正冒气的牛粪,来到胡夫金字塔工地。150米高的胡夫金字塔在阳光下巍峨矗立。站在刚完工的刚刚关闭大门的胡夫金字塔前,它是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房龙拉起我便飞奔,原来下一处金字塔施工,雷米特人侍卫开始现场抓丁了,我们跑掉了草鞋,挂扯了衣襟,胡子粘满了黄沙,我们拼尽5000前的所学,终于甩掉了雷米特人,终于又追上尼罗河的洪水,终于又在落水的浮浮沉沉中回到了当今时代。 原来无论是胡夫,还是我这匹夫,我们都在创建自己的金字塔,胡夫把它放在吉萨城,我把它堆在银川城,于是我也愿意在贺兰山上用思想敲打,那一块块顽固不化的石头上,也许再过1000年,5000年,斑珀的岩画上,我的人生或许被历史所见。 站在贺兰山上,回望尼罗河,尼罗河流域古老文明的闪光已悄然若使,埃及知西奈半岛已倒在自由和民主的星条旗下,星耀华夏,当文明的火种又一次在东方重燃,无论这文明是人类辉煌篇章,还是人工智能开启的硅基之光,文明、思考无论是星际物种,地球的人性,只愿这火种在这空荡的宇宙能长久的传下去……
20250227我的读书札记[原稿] 2025年2月27日晚11点23分,夜读
恨山玩转摄影
2025-02-28 18:49:1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