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5我的读书笔记 2025年2月15日早7点二十三分,读书时光来了

恨山玩转摄影 2025-02-16 10:46:45

20250215我的读书笔记 2025年2月15日早7点二十三分,读书时光来了,《人类的故事.印欧人》房龙[原稿] 让我们再次回到3000年后,在人类开拓的第一块处女地里,古巴比伦、古埃及,两河流域的亚述人和腓尼基人的文明如空中的烟花璀璨无比瞬息而去,东方文明在黄流域依旧繁盛。有意思是房龙的目光穿过埃及、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回望欧洲和印度似乎仍还是一片蛮荒之地,他的视线最终落在东欧。 东欧,那些在寒冷而又夏季资源丰沃的平原,每年的迁徙东欧人离去又回来,某一年、某一天,世纪未见的寒潮袭来,这些古东欧人开始了首次前所未见的向西、向南的迁徙,如同每年11月抵达山东东营黄河入海口的候鸟,数以万计,遮天蔽日的栖息、取食。于是这一部分东欧人经过现在的中东地区,追随着河流向南方继续迁移,最终落在印度,成为了印度人的祖先。另一支留在欧洲,或向西迁徙,追随着海洋或向南发展成为现代欧洲人的祖先。 是不是很奇怪,人类的过往与文明总能天马行空的猜想,历史那么久远,总让后来者尽情涂画,房龙如此,我亦如此。对房龙的憶想,欧洲人和印度人可能要骂娘的。 房龙给出的依据,首先是印欧人和闪米特人一样是白种人,但所用的语言不同。怎么验证呢?房龙"母亲"一词,词根是MA,俄语是MAT,由俄语发端,衍射出瑞典语,德语、法语、英语等"母亲",关键首字母的继承与变化,这似乎很有道理,本来所谓的欧洲区域狭小,人类迁徙、延伸变化的空间极为有限,可能语言关键性表述就相对稳定,变化只是口音、发音不同,如俄语、英语等。 其次东欧人再次进入人类历史画面时,这些东欧人在伊朗高原已生活数百年,他们己被称做亚利安人,亚利安人追逐着落日,在迁徙路上他们开始进入并占据了欧洲平原,从此掀开了古希腊与罗马的城封旧事。 这就是印欧人的故事,讲述了人类的故事中有关西方文明的插页。如今这张插页如此绚烂美丽,但回首再看这张插页诞生的地方,骄傲印欧人、亚利安人,盎格撒人己让这里面目全非,苦苦挣扎的伊朗高原、陷入泥潭的东欧粮仓乌克兰、残破凋蔽的叙利亚。我们瞩视未来,无沦我们来自东方或是西方,无论文明的火种来自河流还是海洋,我们在自已的国家,在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工作,在温暖的家庭港湾,我们都是人类故事的续写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生生不息火。 我们敬仰我们的父辈,人类的祖先,在这个人工智能出现意识与外溢风险,在人类文明又一次站在前所未有的世纪之变,无论是留下来守护绿色星球的人类,还是执意离开成为星系物种的人类,祈愿人类文明的思想钢印,能永世在这寥若星辰的宇宙永远传递下去,因为现在的我,也是其中正在绘制的、最美好的一页……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