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 它涉及军事联盟中的敌、我、友的复杂关系。应付这种复杂关系的方法,其中之一是采用“隔岸观火”。有人解读,采用“隔岸观火”仅与敌方有关,不能对友方或盟方搞“隔岸观火”。 敌方内部出现了混乱与分裂,在这种利益倾轧下,我方不操之过急,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等到敌方力量彼此都有削弱时,我方再顺势而动,坐收渔翁之利。 这种解读有两点不足。其实也可以用于盟方,不一定只能观敌火;有的盟方,独立性很强。不烧一烧它,就指挥不动,听不进劝。于敌方,可以观大火;于盟方,可以观小火。 有人讲,现在的俄乌冲突,我方的态度就应该是隔岸观火。这种说法不一定对,大家试着找各种理由分析。 其次,隔岸观火的初衷,当然是希望敌方一败再败。呵呵,如果是两败俱伤呢?原文还讲:“其势自危”之时,我方再出击。但有的时候,比如三国夷陵之战,(最后是吴军大胜),作为隔岸观火的曹丕,松松垮垮地想在吴国身上捞一把,结果也一无所获。 所以,隔岸观火之时,一定要有积极备战。被动消极地等待战机,就会失去战机。弱者苟安于一隅,就更不可以自由自在地隔岸观火了。
《三十六计》之第九计:隔岸观火 它涉及军事联盟中的敌、我、友的复杂关系。应付这种
杨阜与过去
2025-01-23 21:46:5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