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六十年代评出过电影明星? 五十年代,中苏友好,电影院里的墙上悬挂苏联电影明星。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恶化,再挂他们就不合适。于是文化部电影局在周恩来总理的建议下,策划用中国电影明星的挂像,取代苏联电影明星。 那么基本上就需要三个条件:首先需要一定的知名度。没有知名度,哪算什么名星?其次要长得好看,因为它的首要功能就是做成挂像。最后是要在男女演员之间,老中青演员之间,各大电影厂之间照顾平衡。 因为这件事是上面主导的,并不像百花奖的群众投票,没有经过这个环节,就是领导和演员单位之间互相推荐,连选上的演员们也不知道。 我看现在时互联网上,有人觉得很多好演员没选上,甚为遗憾。比如冯喆,赵联,甚至刘季云,方化,葛存壮,刘江等,都应该有。 你觉得墙上挂日本鬼子,汉奸特务,和尚老道的相片合适么?
为什么在六十年代评出过电影明星? 五十年代,中苏友好,电影院里的墙上悬挂苏联电影
杨阜与过去
2025-01-15 01:30:02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