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面临一个问题:魏国庞涓攻打赵国,它想要前往营救赵国。 方法1:前往赵国,直

优优开心职场 2025-01-21 09:47:55

齐国面临一个问题:魏国庞涓攻打赵国,它想要前往营救赵国。 方法1:前往赵国,直接参与搏斗,打击魏国,这样急匆匆前去必然会陷入战争,难以自拔,不利于保存实力。 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太局限,纠结于问题本身,相当于遇到问题就直面问题,风险大而且不一定能成功,相当于花1元才得5元甚至亏本结果。 方法2:前往魏国,围攻他首都,对方软肋被抓,魏国庞涓自然会回国,然后做好准备挖坑等他跳,变被动为主动。 这种思维跳出问题本身给自己的设定,抓住事物关键要素,化被动为主动,既解决了问题,又消耗了别人实力,相当于花1元钱得10元的结果。 类似举例1:起初,朱元璋面前有两个威胁,一个是陈友谅,一个是张士诚,其中陈友谅实力最为强大,就连当时的朱元璋都比不上。按照常人的逻辑来说,先选择实力弱一点的,然后等自己实力提升后再攻击另外一个实力最强的。但是朱元璋的选择却是先攻击实力最强的陈友谅。朱元璋没有仅看问题表面,而是从两个人志向分析。 张士诚这个人没有太大的理想,只想偏安一隅。陈友谅则不同,他野心很大想统一天下。如果朱元璋首先选择攻打张士诚,那么陈友谅一定不会坐视不管,定会趁火打劫,抄他后方。选择攻打陈友谅,按照张士诚的性格,大概率会坐视不管,幻想着自己到时坐收渔翁之利,事实上果真如此。 类似举例2:前两天看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召开发布会,有一个记者突然问他一个问题,说林剑曾经在丹麦读书,会不会说丹麦语。这个问题无论正面回复还是刻意回避,都不利大国形象。结果他思考5秒,说谢谢对方关心他的经历,以后有机会,会后交流,好吗,下一个问题。 别人本想挖坑,结果他巧妙把问题抛给对方,不给对纠缠。 由此可见,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纠结于问题,受困于问题本身,而是跳出常规思维,巧妙解决问题。 ​

0 阅读:0
优优开心职场

优优开心职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