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日,95岁高龄的张富清把深藏了63年的旧皮箱拿了出来,儿子张健

从南谈历史啊 2025-01-04 13:18:43

2018年12月3日,95岁高龄的张富清把深藏了63年的旧皮箱拿了出来,儿子张健全打开皮箱一看,顿时懵了,简直不敢相信:这是自己的老父亲吗? 在张富清98年的一生中,见证并亲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风风雨雨,也以自己无畏的奋斗和坚守,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 张富清出生于1924年,陕西洋县的一个贫困家庭。 自幼家境贫寒,父亲早逝,家中兄弟姐妹艰难度日。 战争的阴影笼罩着这片土地,张富清从小便深受战乱摧残,眼看着家乡被战火波及。 就在他21岁那年,生活给了他一个重大的转折:他为了救回被国民党抓走的二哥,不得不加入了国民党军队,成为其中的一名杂役。 这段特殊的经历,成为他后来参加解放军的契机。 1948年,时年24岁的张富清在亲眼目睹国民党军队的暴行后,终于投身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成为西北野战军的一员,开始了他传奇般的军旅生涯。 张富清从一名普通的战士开始,迅速走到了战斗的最前线。 在随后的战斗中,他表现出了极为突出的勇气和坚韧。 无数次的枪林弹雨中,他身体上留下了无法抹去的伤痕。 尤其是在西北战役和兰州解放的过程中,他屡次主动要求担任突击队员,勇敢冲锋,完成了多个危险的任务。 一次次爆破任务中,他炸毁了敌人的碉堡,缴获了重要的武器装备,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因为战功显赫,张富清先后荣立了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并获得了“战斗英雄”的荣誉。 他的英勇事迹,成为西北野战军的骄傲,他本人也因此多次获得军官的嘉奖。 然而,尽管英勇无畏,张富清从未炫耀过自己在战争中的英雄事迹。 事实上,直到他去世,张富清始终没有向外界透露自己曾经获得的荣誉勋章。 这一切都因为他选择了将军功埋藏心底,始终保持低调和谦逊。 直至2018年,政府工作人员在进行退役军人信息采集时,才意外发现他所获得的奖章与证书。 这些“尘封”的军功,不仅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他,也让这位战斗英雄的传奇人生,得到了应有的回响。 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后,他并没有选择回到大城市,而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前往了祖国最贫困的地方——湖北省来凤县。 这里地处鄂湘川交界,山高路远,贫困严重。 张富清与妻子来到这个偏远地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 在这里,他不再是曾经的战斗英雄,而是一个扎根大山、为地方建设贡献力量的干部。 作为来凤县的副区长,他带领乡亲们修路、开荒、办畜牧场,经过数十年的辛勤努力,彻底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张富清的无私奉献,深得乡亲们的爱戴,他一待就是64年,把青春与心血都献给了这片贫瘠的土地。 退休后的张富清,依旧没有放下服务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他参与了地方的退役军人事务,继续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做贡献。 尽管年事已高,他依然坚持锻炼,克服身体上的种种不便,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生活和工作。 张富清的坚韧,成为了许多年轻人的榜样。 2018年12月的一个寻常日子,95岁高龄的张富清老人把尘封已久的旧皮箱从角落里拿了出来。 63年了,这个沉甸甸的秘密,终于要在今天揭开面纱。 儿子张健全小心翼翼地打开皮箱,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勋章,一沓泛黄的立功证书,一张张历史的剪影。 他震惊地合不拢嘴,这,就是自己的父亲吗? 那个不善言辞、简朴低调的老人,竟有如此辉煌的过往! 原来,父亲终于决定向儿子和盘托出,是因为国家新成立了退役军人事务部。 退役军人的信息需要详细采集,相关证明材料也要如实提供。 张富清老人一向不愿提及当年参军的经历,但面对组织的要求,他深思熟虑后,还是缓缓地对儿子说:"去把里屋的旧皮箱拿出来吧。" 张建全一路紧握皮箱,急匆匆地来到退役军人事务局。 在信息采集员聂海波的注视下,他郑重地打开了皮箱里的红布包。 刹那间,一枚枚奖章,一张张立功证书,将往事一一铺陈。 最瞩目的,是那枚镌刻着"人民功臣"的金色勋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聂海波不禁屏住呼吸,他知道,能获此殊荣的,定是战功赫赫的英雄人物。 一等功、二等功、特等功…… 一张张立功记录,述说着那段峥嵘岁月,而"战斗英雄"的称号,更是令人肃然起敬。 聂海波和张建全两人相顾无言,久久难以平复心情。 作为儿子,张建全只知父亲是一名退伍军人,却从未料到,他竟是一位功勋卓著的战斗英雄! 在周围人眼中,张富清不过是一位生活俭朴的退休老人,连相濡以沫几十年的妻子,也只知他身上有许多伤痕:腋下狰狞的疤痕,头顶深凹的创口,早已松动的牙齿…… 至于他的英雄事迹,却从未提起半分。 消息不胫而走,小小的来凤县,一下子炙手可热。 人们纷纷议论:张老为何隐藏功绩,甘愿过着清贫的生活? 他的军功,足以让全家享受优厚待遇,可他却只字不提,实在令人费解。 面对大家的疑惑,张富清老人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想到处炫耀自己的功绩。再说,和那些跟我出生入死、壮烈牺牲的战友们相比,我这点功劳又算得了什么呢?哪有资格拿出来显摆啊!"

0 阅读:73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