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宁乡,李某是一位外卖骑手,他的送餐之路可谓波折不断。2022年7月至2024年1月间,李某频繁在多家外卖平台担任骑手,每次配送时,平台都会自动为他买意外保险。然而,奇怪的是,李某送外卖的过程中,摔倒受伤的次数多得惊人,平均每两个月就要摔一次,有时甚至一个月摔两次。两年时间里,他竟摔倒了18次!保险公司察觉到了不对劲,最终报了警。经法院审理,李某的摔倒竟是精心设计的骗局。那么,李某究竟为何频频摔倒呢?他又是如何露出马脚的呢?
(来源:红星新闻)
李某的身影在众多骑手中显得格外特别,不是因为他的送餐速度有多快,也不是因为他的服务态度有多好,而是因为他摔倒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李某是个看起来挺普通的小伙子,二十出头的年纪,身材瘦削,眼神里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狡黠。他选择做外卖骑手,起初只是因为这份工作门槛低,来钱快。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发现每次配送时,平台都会自动为他买意外保险。这意味着,如果他在送餐过程中受伤了,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偿。
起初,李某并没有动这个歪脑筋。但是,一次偶然的摔倒让他尝到了甜头。那天,他因为雨天路滑不小心摔了一跤,膝盖擦破了皮。
他本想着自认倒霉,没想到保险公司很快就赔付了他一笔不小的医药费。那一刻,李某的心中闪过一个念头:如果我能经常摔倒,那岂不是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得赔偿?
于是,李某开始了他的摔倒计划。他开始故意寻找各种机会摔倒,有时候是在楼梯上假装踩空,有时候是在人行道上故意绊自己一脚。
每次摔倒后,他都会伪造医院病历资料、费用清单和收费票据等材料,向保险公司报案并申请赔偿。
起初,保险公司并没有察觉到什么异样。毕竟,外卖骑手在工作中摔倒受伤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某的摔倒次数越来越多,而且每次摔倒的情节都惊人的相似。保险公司开始产生了怀疑,他们决定对李某的案件进行深入调查。
调查的结果让保险公司大吃一惊。原来,李某的摔倒竟然都是故意为之!他伪造了大量的医疗证明和费用票据,就是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赔偿款。
保险公司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李某很快就被抓获。
在审讯过程中,李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坦言,自己之所以频繁摔倒,就是为了骗取保险公司的赔偿款。他以为这样做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捞一笔横财,没想到最终还是被发现了。
他还年轻,本来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赚取生活费,却因为一时的贪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在法庭上,李某低垂着头,一脸悔恨。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也愿意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法律是无情的,它不会因为你的悔恨而减轻对你的惩罚。
那么,以法律的角度该如何看呢?
李某的行为明显构成了保险诈骗罪。保险诈骗罪是指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违反保险法规,采用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行为。
在本案中,李某为了非法获利,先后18次通过捏造在外卖配送过程中受伤的情况向保险公司报案,并向保险公司提供伪造的医院病历资料、费用清单、收费票据等材料,以此骗取保险理赔款共计206819.89元。这一行为完全符合保险诈骗罪的构成要件。
从主观方面来看,李某具有明显的故意和非法占有的目的。他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骗取保险公司的赔偿款,仍然故意为之,并且多次实施诈骗行为,显示出其主观恶性较大。
从客观方面来看,李某实施了捏造保险事故、提供虚假证明材料等诈骗行为,并且骗取了数额较大的保险理赔款。这些行为都客观地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权益和保险市场的正常秩序。
在法庭上,李某提出以下观点:自己是因为生活所迫才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他并没有造成严重的后果,且系初犯,希望法庭能够酌情从轻处罚。
然而,检察机关会反驳这一观点。审理指出: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犯罪,不仅侵犯了保险公司的财产权益,还破坏了保险的正常秩序。如果不对其进行严厉的惩罚,将无法起到震慑作用,也无法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
经过法庭的审理和辩论,法院最终认为:李某的行为已经构成保险诈骗罪,且数额较大,情节严重。 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法院依法判处李某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同时责令其向被害单位保险公司退赔经济损失206819.89元。
有人认为,李某的下场是咎由自取。他本可以通过正当途径赚取生活费,却因为一时的贪念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毁了自己的前途。
诚信是为人之本,任何欺骗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李某还年轻,有改过自新的机会。希望他在服刑期间能够深刻反省自己的错误,出狱后重新做人,走上正道。
做人要诚信守法,不要企图通过欺骗手段获取非法利益。否则,最终只会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