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局势新进展 乌克兰完全使用国产部件(作为平台的框架、电机、螺旋桨、摄像头、信号发射器和接收器,飞行控制器和速度控制器)组装的FPV无人机样品近日完成。这一消息是一家专门向乌克兰国防军供应攻击性无人机的私营企业“Vyriy drone”的创始人向媒体透露的。该公司在2023年就开始想办法用国产零部件替代进口产品以减少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从最初更换简单的机械部件,到更复杂的电子设备,经过上半年的努力,他们生产的无人机国产化率已达到70%。无法完全实现国产化的主要原因还在于电机、视频发射器和摄像头这些部件不是本土企业生产,需要进口,不过情况随着相关本土制造商的出现发生了变化,Motor-G生产的电机、Odd Systems的“Kurbas-256”热成像摄像机(其光学模块通过自研算法,能更好的发挥热成像传感器潜能满足军方的需求),12月1日新鲜出炉的视频发射器。当然,无人机现在仍需使用一些中国制造的零件,如钕磁铁、相机镜头矩阵单元和微芯片。这是因为“没有更换的必要”或者“暂时没有替代品”,单就磁铁而言,中国在全球居于垄断地位。就技术性能而言,这款完全国产化的无人机与使用中国零部件制造的同类产品毫不逊色。单架无人机的成本约为2.1万格里夫纳(约3651人民币),通过批量生产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开发人员指出,乌克兰使用本土零部件制造无人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更其专注于作战使用,并能迅速根据战场情况的变化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所以远比进口零部件组装的无人机产品更适合乌军方需求,摆脱对中国供应商的依赖将使其免受中国出口限制的影响,而这种出口限制今后只会越来越严格。
图一:Vyriy Drone的国产部件组装的无人机样品
图二:国产化F405V2 飞行控制器
图三:Odd Systems 公司的热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