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醉曾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大将,在蒋家王朝覆灭后,被党改造30年,才去香港与前

鲁肃聊历史 2024-12-13 19:13:10

  沈醉曾是蒋介石手下的一名大将,在蒋家王朝覆灭后,被党改造30年,才去香港与前妻团聚。   1949年10月间,蒋介石逃向台湾之前,要求沈醉死守云南,如果不成功,则成仁。   为了沈醉能全心全意完成任务,他吩咐沈醉将一家老小送上飞机前往香港。   谁知这一别竟是30余年。   1949年12月,第十六军和第八军集结部队向在昆明宣布起义的卢汉发起进攻。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卢汉将李弥,余程万等人放回部队。   然而第十六军和第八军并没有就此罢休,进攻反而更加猛烈。   为了避免放人后,得到如此的后果,沈醉被软禁在五华山省政府办公大楼里。   1950年3月,沈醉被当成要犯移交给人民解放军进驻后的昆明军管所,并被关押在陆军监狱。   后来在党的关怀和思想改造下,他的思想也由一开始的抵触发生了转变。   因为党给予沈醉这些战犯宽大处理,不仅让他们学习,还给他们治病,而蒋氏过于残暴。   相较之下,沈醉开始认罪,揭露特务所犯下的罪行,更是积极参加劳动改造,争取早日特赦。   1960年11月28日,沈醉终于成为第二批特赦人员之一,迎来了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出狱后,沈醉一边写材料,揭露军统的内幕,一边设法打听远在香港的妻子粟燕萍的下落。   皇天不负有心人,虽然沈醉之前写给粟燕萍的信并无消息,但是在丁中江的帮助下,沈醉终于拿到粟燕萍的来信。   此时,沈醉母亲已经去世,大女儿夭折,小女儿沈美娟回到长沙在七中读初中。   可是阔别多年,沈醉和粟燕萍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因为粟燕萍已经改嫁,并且与新的丈夫唐如山育有一子。   沈醉不忍心责怪她,他更希望粟燕萍生活得更加幸福。   十多年来,粟燕萍在香港的日子并不好过,而且她以为沈醉早已去世。   当初,粟燕萍带领一家人刚来到香港,条件艰苦。   见风使舵的亲朋好友也纷纷离去,不愿伸出援手。   可是她还得照顾6个孩子和沈醉年迈的母亲。   在此情况下,她选择了改嫁。   新的丈夫唐如山是一个独身团长。   毛人凤没放过粟燕萍,她和沈醉的四个孩子被强行带到了台湾,还不准粟燕萍与孩子见面。   粟燕萍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只能信奉宗教以求安慰。   虽然听到了粟燕萍带来的坏消息,好在沈醉与女儿沈美娟团聚了。   女儿走后,沈醉收到了粟燕萍的回信。   信里写到,粟燕萍决定回来看沈醉,而且决定不再回香港。   可是意外还是发生了。   沈醉收到来信后,准备妥当,前往广州,却迟迟不见粟燕萍的身影。   后来粟燕萍来信说,因为她生病延误了来大陆的时间,而有关当局得知她将和沈醉团聚后,派人找她谈话。   事关在大陆外的几个孩子的安全,所以她决定不回大陆了。   就这样,又过去了20年。   1980年的中秋节,粟燕萍来信请沈醉和沈美娟前去香港团聚。   沈美娟十分想念妈妈,第二天就写好了申请。   沈醉拿着申请报告去找相关领导。   相关领导告诉沈醉,按照相关规定,他也有条件申请。   沈醉不敢置信,自己这种身份还能申请,但是他还是照做了。   一段时间后,他们两个人拿到了有效期一年的“港澳通行证”,前往香港。   在此之前,他想买一身合适的衣服,可是跑遍了商店,都没有合适的西装。   于是,他选择买了一套中山装。   到达旅店后,两位服务员热情地来帮助沈醉开车门,拿行李。   沈醉按照他在北京常用的礼仪与服务员握手,但是这个服务员的反应却是一动不动。   沈醉这才想到他们是在要小费。   他觉得自己连这个都忘记了,就像一个“土佬”。   给了小费后,两个服务员才面露笑容,道谢后离开。   女儿认为,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因为给了好处,所以才会心怀感谢。   建国初期,邱宣成立志为边疆的教育贡献一份力量。   大学毕业后,他正值23岁,来到农一师胜利十九场部工作,尽管条件艰苦,他依旧默默奉献,为团场的畜牧业发展出力,还放弃了调回内地的机会。   他为学生们付出,却不图回报,他为学校做贡献,选择发光发热,却不求一分一毫。   生活在当今社会的我们无疑是幸福的,无论是党的政策,还是有这样甚至更多的默默奉献的人,都是我们的幸运,你觉得呢?         来源:《沈醉回忆录:我这三十年》     【追访胡杨人物(7)|心怀感恩,扎根奉献-塔里木大学】

0 阅读:1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