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的一声,一枚手雷,在19岁的丁晓兵手上炸开。他的右胳膊肘关节已被炸没,只剩

从南谈历史啊 2024-11-25 20:14:32

“轰”的一声,一枚手雷,在19岁的丁晓兵手上炸开。他的右胳膊肘关节已被炸没,只剩连着皮的右臂,在空中晃来晃去。他咬着牙,拿起一把匕首,做了一个惊人的动作。 "轰"的一声巨响,炽热的气浪瞬间席卷而来,19岁的丁晓兵手中的手榴弹碎片飞溅,鲜血瞬间涌出。 他低头一看,右臂肘关节已被炸得粉碎,仅剩的半截手臂血肉模糊,皮肉组织与断骨相连,在空中无力地晃荡。 剧烈的疼痛让丁晓兵几乎昏厥,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咬紧牙关,他左手抽出匕首,对准残断的右臂...... 丁晓兵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耳濡目染,立志要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军人。 7岁那年,他开始习武,刻苦锻炼,即使再苦再累也不言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过硬的本领,18岁的丁晓兵终于梦想成真,光荣入伍,成为一名侦察兵。 上了战场,丁晓兵如鱼得水,他机敏果断,沉着冷静,出色地完成一次次艰巨的侦察任务,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侦察兵。 然而,在那次惊心动魄的遭遇战中,意外发生了。 为了在规定时间内生擒敌军,丁晓兵和战友兵分两路,在敌占山头埋伏。凭着他们的机智勇敢,成功俘虏了一名敌军士兵。 正当他们准备撤离时,敌军察觉异样,枪林弹雨瞬间倾泻而下。战友中弹负伤,情况万分危急。 丁晓兵只得一边掩护战友撤退,一边拖着俘虏向安全地带突围。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枚手榴弹带着刺耳的呼啸声,径直朝着丁晓兵飞来。 电光火石间,他本能地探手一捞,想要将手雷扔回敌军阵地。然而就在手雷脱手的刹那,剧烈的爆炸骤然而至,一切发生得太快,丁晓兵甚至来不及反应。 再次睁开双眼时,覆盖全身的,是钻心剜骨的疼痛。 低头一看,血肉模糊的右臂只剩半截,森森白骨暴露在外,在血泊中泛着骇人的光。但丁晓兵深知,此刻容不得半点犹豫软弱,完成任务才是军人的天职。 咬紧牙关,忍着剧痛,丁晓兵左手揪住俘虏衣领,强撑着站了起来。 为了不拖累大部队,他拔出匕首,对准自己的伤臂,深吸一口气,狠狠地切了下去。鲜血飞溅,皮开肉绽,疼痛似乎都已麻木。 最后一丝筋膜被割断的瞬间,丁晓兵眼前一黑,险些晕厥。 但他深知,自己绝不能倒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他带着俘虏一步步向集合点挪去。留在身后的,是一路斑斑血迹,和无言的坚毅...... 断臂的剧痛和大量失血让丁晓兵的意识逐渐模糊,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必须将俘虏带回,完成任务。 凭着顽强的毅力,他硬撑着一步步向前挪动,用仅剩的左手揪住俘虏,誓要将其活捉。 一路跌跌撞撞,每迈出一步都是煎熬。 血流如注,丁晓兵感到体力在飞快流失。双腿像灌了铅般沉重,眼前阵阵发黑。但他咬紧牙关,不停地在心中默念:"坚持,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到了......" 终于,历经艰险,丁晓兵带着俘虏回到了集合点。 看到战友们惊愕又敬佩的目光,他勉强扯出一抹微笑,随即一头栽倒在地,陷入了昏迷。 醒来时,丁晓兵已躺在野战医院的病床上。 苏醒的第一件事,他下意识地抬起右臂去摸索,却扑了个空。低头一看,右臂空空如也,只剩下一小截缠着绷带的残肢。 那一刻,现实终于无情地撞进脑海:他再也无法像常人一样生活,更无法重回战场。 丁晓兵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冷汗涔涔而下。 曾经,他是神枪手,百步穿杨;而如今,他连一支步枪都端不稳。 这个事实,像一把利刃狠狠刺进他的心脏,他感到迷茫,感到绝望,仿佛连活下去的勇气都已丧失。 就在丁晓兵意志几近崩溃之际,病房门被轻轻推开。 走进来的,是他的连长和战友们。看着丁晓兵苍白的面容和无助的神情,连长心疼不已。 他握住丁晓兵的手,语重心长地说:"小丁,你立下赫赫战功,为连队争了光。无论发生什么,我们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别灰心,好好养伤,总有一天你还能重新回到我们中间。" 战友们也纷纷出言鼓励,有说等他伤愈后一定请他吃饭的,有打趣要给他介绍对象的,更多的是对他英勇事迹的敬佩之词。 丁晓兵的鼻子一酸,眼泪在眼眶中打转。 他明白,自己还有一群情同手足的战友,还有祖国和人民的厚爱。 慢慢地,在大家的鼓舞下,丁晓兵重新燃起了生的希望。 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调整好心态,努力适应残疾的生活,绝不向命运低头。 他要用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谱写人生的新篇章。

0 阅读:1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