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排.重读《忆秦娥.娄山关》有感 (2024年11月25日) 劲烈西风卷雪埋,长空雁影复徘徊。 霜晨着色凄迷眼,马骋碎声踏岭来。 落日余霞悲壮意,铁关古道入胸怀。 而今迈步从头越,如此豪情亦自开。 旷野扬尘苍莽远,残阳似血染云台。 江山怏怏抒奇志,岁月悠悠梦未裁。 ——注释:《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于一九三五年二月写作的。原诗是:“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咽:声音因哽塞而低沉。这里描写若断若续的军号声。 雄关漫道真如铁:即漫道雄关真如铁。意谓莫说有强敌把守的天险娄山关像铁打的一样牢不可破。漫道,莫说。迈步:大踏步。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据作者说,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他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作者自注:这首词上下两阕不是分写两次打娄山关,而是写一次。这里北有大巴山,长江、乌江之间也有山脉挡风,所以一二月也不太冷。“雁叫”“霜晨”,是写当时景象。云贵地区就是这样,昆明更是四季如春。遵义会议后,红军北上,准备过长江,但是遇到了强大阻力。为了甩开敌军,出敌不意,杀回马枪,红军又回头走,决心回遵义,结果第二次打下了娄山关,重占遵义。过娄山关时,太阳还没有落山。 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过了岷山,豁然开朗,转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诸篇(编者按:指《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反映了这一种心情。
七排.重读《忆秦娥.娄山关》有感 (2024年11月25日) 劲烈西风卷雪埋,长
刘昌刚呀
2024-11-25 06:45:4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