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信好学,守道处世 (2024年11月8日) 孔子,这位古代圣贤,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卓越的品德,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思想遗产。其中,“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这一原则,对于为官处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笃信好学,守道避世 “笃信好学”强调的是对知识和道德的坚定信念,以及不断学习的精神。在当代,为官者应当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养: 1. 坚定信仰,忠诚于党的事业 为官者首先要坚定信仰,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事业,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2. 勤学不辍,提升自身素质 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 3. 守道处世,坚守道德底线 在面对诱惑和压力时,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不随波逐流,做到清正廉洁。 二、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危邦不入,乱邦不居”体现了孔子的避险智慧。在当代,这一原则对为官者有以下启示: 1. 坚持原则,不趋炎附势 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为官者要明辨是非,坚持原则,不因个人私利而趋炎附势。 2. 谨慎行事,避免陷入险境 在处理问题时,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决策失误而使国家和人民的事业陷入困境。 三、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体现了孔子的处世哲学。在当代,这一原则对为官者有以下指导意义: 1. 顺势而为,发挥积极作用 在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环境中,为官者要积极发挥自己的才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2. 适时隐退,避免身陷险境 在政治黑暗、社会动荡的环境中,为官者要懂得适时隐退,避免因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相悖而受到牵连。 四、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 “贫且贱焉,耻也;富且贵焉,耻也”体现了孔子的价值观。在当代,这一原则对为官者有以下警示: 1. 保持清廉,不贪图富贵 为官者要时刻保持清廉,不因富贵而骄傲自满,更不能因贪图富贵而背离初心。 2. 关心民生,为人民谋福祉 为官者要关心民生,努力为人民谋福祉,不因个人利益而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 该贫贱就贫贱,该富贵就富贵。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种处事智慧,可以借鉴一二。 总之,孔子的这一原则,不仅是对古代为官者的要求,更是对当代为官者的警示。在新时代,我们要深入学习孔子的智慧,将“笃信好学,守道处世”的原则贯彻到为官处世、为人做事的社会实践中,做好修身齐家这篇大文章。
笃信好学,守道处世 (2024年11月8日) 孔子,这位古代圣贤,以其深邃的智慧
刘昌刚呀
2024-11-08 06:17: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