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重读《西江月.井冈山》有感 (2024年10月29日) 敌军围困压头顶,我

刘昌刚呀 2024-10-29 11:18:13

七律.重读《西江月.井冈山》有感 (2024年10月29日) 敌军围困压头顶,我自岿然稳泰山。 壁垒森严固如铁,成城态势志弥坚。 黄洋界上炮声起,盗寇丢盔尽夜欢。 碧血丹心临阵地,弦歌彩笔火红天。 ——注释:《西江月.井冈山》是一九二八年秋毛泽东写作的词,原词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井冈山:位于江西、湖南两省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在江西省宁冈、遂川、永新和湖南省酃(líng)县四县交界的众山丛中,周围有五百多里。一九二七年十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九二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和湘南农军转移到井冈山,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胜利会师。随后,两支军队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第四军。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乘红四军主力还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地保卫了井冈山根据地。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 旌旗在望:指山下的部分红军和井冈山一带的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这里用“旌旗”是为了增强诗的鲜明的形象感。作者说,其实没有飘扬的旗子,都是卷起的。旌旗,古代用彩色羽毛系于旗顶叫旌,这里统指旗帜。 鼓角:战鼓和号角。古代军队用鼓角发号施令,指挥队伍行动。这里指红军的军号等声音。 自:自然,依然,副词。岿然:高大独立的样子。 森严壁垒:防御工事修筑得严密牢固。 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坚如城堡。《国语·周语下》:“故谚曰:众心成城。”韦昭注:“众心所好,莫之能败,其固如城也。” 宵遁:夜里逃跑。

0 阅读:0
刘昌刚呀

刘昌刚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