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重读《清平乐.会昌》有感 (2024年11月12日) 曙光破晓壮心高,莫道君家又弄潮。 踏遍青山人不老,回眸风景自先鳌。 会昌城外松峰立,东海云霄怒飐飙。 战士遥飞南粤地,将军抒笔意独豪。 ——注释:《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于一九三四年夏写作的词。原词是:“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会昌:县名,在江西省东南部,东连福建省,南经寻乌县通广东省。早在一九二九年,毛泽东为开辟赣南根据地,就率领红军到过会昌,以后又常途经和居住在这里。一九三四年夏天,毛泽东在中共粤赣省委所在地会昌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写了这首词。 一九三四年夏: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发动了空前规模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当时,王明推行“左”倾教条主义路线,反对毛泽东的战略方针和战术原则,实行“全面出击”的冒险主义作战方针,使红军和根据地陷入严重危机。 欲晓:将要天亮。 莫道君行早:这里“君”指作者自己。旧谚:“莫道君行,更有早行人。”毛泽东说:“君行早”的“君”指我自己,不是复数,要照单数译。会昌有高山,天不亮我就去爬山。” 踏遍青山人未老:作者自注:“一九三四年,形势危急,准备长征,心情又是郁闷的。这一首《清平乐》,如前面那首《菩萨蛮》一样,表露了同一心境。”人指作者自己。 颠连:峰峰相连。颠,通“巅”,山峰。 东溟:东海。南粤:指广东。 郁郁葱葱:指广东、江西接界地方的山,树木茂盛,兼有气象很好的意思。《后汉书·光武帝纪》:“气佳哉,郁郁葱葱然。”
七律.重读《清平乐.会昌》有感 (2024年11月12日) 曙光破晓壮心高,莫道
刘昌刚呀
2024-11-12 08:54:3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