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想起 (2024年11月15日) 在尖岩山下的苗寨, 在冬夜的静谧里, 月,如故乡的灯塔, 悬挂在苍穹,洒下清辉。 那是我儿时窗下的光影, 是母亲轻唤的温柔梦乡。 月是故乡明, 明亮的不仅仅是月光, 是记忆中那片熟悉的田野, 是家乡小河潺潺的歌声。 那弯弯的月亮, 承载着多少游子的乡愁, 每一缕月光,都是一封家书, 倾诉着离别的思念与牵挂。 月光下的故乡, 是童年嬉戏的田野, 是夏日蝉鸣的夜晚, 是冬日暖阳的午后。 月是故乡明, 那明亮的不仅仅是月光, 是心中那团永不熄灭的火, 照亮了归途,温暖了心房。 在这遥远的他乡, 仰望同一轮明月, 思念如潮水般涌动, 故乡啊,何时能与你重逢? ——注释:杜甫的《五律.月夜忆舍弟》原诗为:“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这首诗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天,杜甫流寓秦州时所作。杜甫有四个弟弟:颖、观、丰、占,这时只有杜占随着地,其他三个散居在山东、河南。这首持抒发了诗人对诸弟及家乡的怀念。感叹由于战乱而造成的兄弟离散,无家可归的悲惨遭遇。“月是故乡明”句,颇道人之思亲恋乡之意。《李杜诗选》:“此二句妙绝古今矣。其原始从江淹《别赋》“明月白露”一句翻作十字,而精神如此。“《杜臆》:”对明月而忆弟,觉露增其白,但月不如故乡之明,忆在故乡兄弟故也,盖情异而景为之变也。”
读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句想起 (2024年11月15日) 在尖岩山
刘昌刚呀
2024-11-15 16:03:4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