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向中央提出告老还乡:“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再当官,让我回家当农民吧!” 甘祖昌,1905年出生于江西莲花县,家里世代务农,生活贫困。6岁时,得到舅舅支持,他曾读过一年私塾。 但可惜的是,仅仅一年他便因家贫辍学,在家务农为生,过着清贫而浑浑噩噩的日子。 直到1920年,进步青年陈竞进、谢运鹏等人返乡创办新乡小学,开展农民运动后,甘祖昌才猛然惊醒,意识到革命才是自己一生的追求。 1925年,因革命信仰坚定、能力出众,甘祖昌被派往井冈山红四军训练班学习,并在此见到了毛主席。 毛主席得知甘祖昌来自莲花县后,十分关心,亲切地询问他莲花县武装斗争的情况,并对他说:“我们的学习班办不成了,敌人要发动进攻。你回去告诉县委,要组织好红军和赤卫队,狠狠打击来犯的敌人!” 这是甘祖昌第一次见到毛主席,也是第一次和毛主席交谈。毛主席的教诲,让甘祖昌铭记了一辈子,直到晚年也印象深刻。 从此时起,甘祖昌对敌人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意识到革命是要斗争和流血的。但甘祖昌并没有害怕,反而充满了激情,下定决心要搞好革命! 1930年,因工作经验丰富,甘祖昌被调往湘赣军区任红军兵工厂副科长,负责生产、采购、会计、出纳等工作,开始了他的军旅后勤生涯。 虽不在前线战场,但甘祖昌的任务并不轻松。 如1941年,为了党的大计,甘祖昌不畏艰辛,带兵前往南泥湾,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虽然将南泥湾改造成了一片绿洲,但其中的艰辛不亚于一线战场。 解放战争爆发后,甘祖昌更是马不停蹄地带人投入到一线生产任务中,生产了许多紧急物资。在解放大西北的战役中,甘祖昌就是先头兵。 在解放新疆时,甘祖昌也是排头兵。他不仅顺利解决了新疆10万指战员的口粮问题,还稳定了新疆物价,并缓和了解放军和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和平解放新疆的一大功臣。 因此,尽管甘祖昌是管理后勤的人员,但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他还是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然而,在授衔两年后,甘祖昌突然向中央表示自己不想当官了,想回家务农。这个决定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原来,在长期革命生涯中,甘祖昌的脑袋受过三次重伤。他自认无法再担任如此重要的工作,便想回到家乡务农。 中央也曾多次挽留他,但甘祖昌性格执拗。一旦下定决心,谁也说不动,他坚持辞掉军职,带着妻儿回到了老家莲花县。 在接下来的29年里,他带领家乡人民致富,直到1986年去世前,还在为家乡谋福利。 从江西到延安到新疆再回到家乡,甘祖昌的一生将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他真正做到了“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家乡”这12个字,堪称军人之表率、人民之榜样! 参考资料 1、甘祖昌—百科
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向中央提出告老还乡:“我脑袋受过伤,不适合再当官,让我
洋洋爱说史
2024-11-11 12:04:3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