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繁体字取代简体字?这是张国立和冯小刚在2015年提出的建议,两人的建议引起轩然大波,易中天更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还对两人进行了讽刺! 一部《铁齿铜牙纪晓岚》让张国立火爆全国,也让他走上了演艺事业的巅峰,在国内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 而冯小刚,作为一个有多部优秀电影作品的大导演,在电影界地位颇高。 这两个人不仅在演艺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社会上也有足够的发言权,而且愿意倾听的人还不少!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两位娱乐圈的巨头居然对中国的文字改革提出了看法,声称可以用繁体字取代简体字,以体现中国文字的美。 这种观点一经提出,立刻引起了强烈反响,甚至一些教授级别的人也坐不住了,比如厦门大学的教授易中天。 易中天并非普通的教授,他在央视演讲的三国节目让他几乎家喻户晓,而他在历史方面的研究也颇为深厚。 得知冯小刚和张国立提议要用繁体字取代简体字,易中天并未多言,只是询问张国立和冯小刚是否能完整写下“亂竈龜鬱”这四个字。 不得不说,研究文学的人在文化上确实更具专业性,连反驳都如此精辟,一针见血! 易中天的这一反驳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而张国立和冯小刚则遭受了各种质疑。 面对质疑,张国立和冯小刚依然坚持他们的观点,并对观点进行了解释,表示他们是想让年轻人了解繁体字的美感与文化价值。 然而,两人的解释并未得到广泛认可,反而引发了更多争议。普遍认为,两人只考虑了美感,却忽视了繁体字的复杂性。 要知道,我国文字从诞生起,就一直在追求美感与简化,以一种既美又易书写的方式让读书人接受。 毫不夸张地说,中国文字发展到今天已经是最适合我们理解和书写的了。如果改用繁体字,无疑是走回头路。 以台湾省为例,那里的人们一直使用繁体字,但为了更便于理解和书写,台湾省也在逐步精简一些复杂的文字。 其实,汉字简化是国际发展趋势之一,不仅是为了让我们觉得方便认识和书写,也是为了让世界各国学习汉字的人觉得更容易。 中文本身在世界各国眼中就已经是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了,如果文字还越来越复杂,将更不利于中文在全世界的推广。 因此,张国立和冯小刚的观点难以站得住脚。这与他们所处的圈子有关。 娱乐圈因拍戏需要经常接触我国古代文学,而繁体字是其中一部分。很多台词充满了古典美,这很容易让人将古典词汇与繁体字联系在一起,认为它们搭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学的美。 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实用性。中国的学生已经够辛苦了,如果还要学习繁体字,无疑会加重他们的负担。 至于冯小刚与张国立推崇的文字美,在现在的简体汉字中依然存在。 因为汉字无论是繁体还是简体,都是前辈智慧的结晶。 中国人在做事时从来不缺乏审美,包括文字。
用繁体字取代简体字?这是张国立和冯小刚在2015年提出的建议,两人的建议引起轩然
洋洋爱说史
2024-11-11 10:37:0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