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已经连续两年经营净亏损,厂里开始进行机构改革,一些职能相近或者在业务上存在重叠的处室进行了缩减合并。我们这些已经过了45岁,即将到知天命年纪的中层干部面临着退出领导职务的风险。 分管组织人事的副总找我们几个谈话,对过去我们这些中层干部的贡献和业绩不吝溢美之词。在做了大量的铺垫之后,这位副总就开始委婉地说,现在年纪都大了,没必要继续呆在一线冲锋陷阵。言外之意,就是让我们这些老家伙退出领导岗位。不过也不是一退到底,虽然不再担任领导职务,但是可以改任专务或者部委委员,依然可以保留正科级或者副处级地薪酬待遇。 退出领导岗位之后,我们腾出来的领导岗位全部交给90后去担任,毕竟最大的95后也都快到35岁了。倘若按照过去的提拔晋升速度,在这个年纪进步快一点的都已经到公司副总经理、甚至是总经理的岗位了。年轻人思路活,有干劲,勇于拼搏,把他们安排到中层干部或者高级管理人员的岗位,作为老同志我们也是能够理解的。 只是,我们这个年纪很尴尬,距离退休还有十多年。退出领导岗位,再干会以前的技术或者一般管理工作也做不到,一是放不下身段,而是长期不接触具体的实际事务,业务能力早就生疏了,再回去干这个工作也不一定能干好。还有一点,也比较敏感,虽说转成了专务或者部委委员,依然享受的是正科级或者副处级的薪酬待遇。但是人却都还在原来的处室,在组织架构上,我们都得接受那些新任90后领导的管理。由于都是老同志,并且还是发扬风格,让出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年轻的领导也不好管理。 称呼上也比较麻烦,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原本是项目管理部生产启动室科长,不管是同级别的科长,还是下属,见面打招呼都会喊一声“王科”。现在退出领导职务了,曾经的同僚、下级以及现任科长再见面,他们该怎么称呼我?是继续喊我“王科”吗?倘若新任科长不在那还好,要是我和新任科长同时在场,别人这样喊我,这不就有点给新科长上眼药的味道吗?所以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尽量减少两人之间的见面,老老实实做个小透明,坐等退休算了。 或许这就是人到中年的悲哀,职场上每个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都无法避免,就如同汲黯说的那样:“陛下用群臣如积薪耳,后来者居上。”。
最近由于已经连续两年经营净亏损,厂里开始进行机构改革,一些职能相近或者在业务上存
柳纬随心趣事
2024-11-05 13:34:58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