讹人讹到新高度!吉林,一大妈领到帮扶单位送来的50斤大米,她扛到肩上就往回走,谁知在楼梯上摔倒去世,帮扶单位得知消息,主动给家属5000抚恤金,谁知大妈家属告到法院,说送米的单位职工没有积极帮大妈送米到家存在失误,这才导致大妈死亡,索赔40万,法院的判决亮了!
(本文主要参考信源: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在吉林延边的一个普通村庄里,一场善意的慰问活动却引发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法律纠纷。整件事情的主角是一位名叫金秀莲的女性。她是村里的贫困户之一,平日里靠在城里打零工维持生计。金秀莲的丈夫在年前不幸摔断了腿,无法工作,这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一家国有企业决定对村里进行慰问。这是一项年度性的帮扶活动,旨在为村民们送去温暖。公司派出了员工吴华负责此次慰问活动的具体事宜。
慰问当天,村委会门前热闹非凡。村民们提前得知消息,纷纷带着绳子或小推车来领取慰问品。每户可以领到50斤大米、50斤白面和2桶豆油。这些生活必需品对于村民们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然而,金秀莲因为在城里打工,没能及时赶回来领取慰问品。得知这一情况后,吴华决定将金秀莲家的那份慰问品送到她家门口。这个决定看似微不足道,却成为了后续悲剧的导火索。
当吴华开车来到金秀莲家门口时,恰巧遇到刚刚匆忙赶回的金秀莲。看到慰问品送到家门口,金秀莲心中充满感激。她迅速签字后,便扛起50斤的大米往楼上走去。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金秀莲在上楼梯的过程中突然倒地,大米重重地压在她身上。吴华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然而,尽管救护人员迅速赶到现场,金秀莲还是不幸离世。医院的诊断结果显示,金秀莲是因猝死而离世的。
这个突如其来的悲剧让所有人都始料未及,公司出于人道主义考虑,额外拿出5000元作为慰问金,希望能够稍微缓解金秀莲家人的痛苦。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几天后,公司收到了一纸法院传票。金秀莲的家属认为,如果公司将慰问品直接送到家中,而不是让金秀莲自己扛着上楼,悲剧就不会发生。他们要求公司承担金秀莲死亡的赔偿责任,索赔金额高达44万元。
这一诉讼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认为金秀莲的家属是在无理取闹,公司已经做得够好了;也有人认为,公司确实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个案件不仅涉及法律问题,还牵涉到道德伦理和社会责任等多个层面。
法院在审理这个案件时,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保护善意行为和维护受害者权益之间找到平衡?
经过慎重考虑,法院最终驳回了金秀莲家属的诉讼请求。法院认为,公司的慰问行为出于善意,目的是帮助村民。如果因为这样的善举而让公司承担责任,不仅有违公序良俗,还可能打击社会各界参与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此外,法院还指出,金秀莲的猝死与公司的慰问行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金秀莲是一个成年人,有能力判断自己是否能够搬运50斤重的大米。公司员工吴华并没有强迫金秀莲自己搬运大米,也无法预见到这种行为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这个案例引发了人们对于善意行为法律风险的思考:一方面,我们鼓励企业和个人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机制,既保护善意行为,又能在意外发生时提供适当的补偿。
我们期待在未来,能够看到更多既保护善意行为,又能妥善处理意外情况的案例,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温暖、更加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