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中央苏区发生了一起投毒案,两个红军干部吃了“留给首长”的奎宁,竟然直接发疯了,又蹦又跳,谁若上前去拉他,就要跟谁打架。 看过发疯的二人后,罗瑞卿审问发药的游胜华医生:“这个药你是从哪里来的?” 游胜华有些害怕,但还是把药物的来历说了:“这是反围剿后,我们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咱们都尝过的,确实是奎宁的味道。” 罗瑞卿相信他的人品,可其他人不相信。 发疯的这俩人,一个是警卫连的指导员,一个是军团机要科长,都是首长身边比较亲近的人,更别提这药片原本还打算给首长留着,嫌疑太大了。 游胜华委屈的说:“罗局长, 我是贫民出身又当上了党员,我没理由这么做的,我真的没想害他们,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罗瑞卿得知首长没吃这药,暂时松了一口气。 安慰的拍拍他的肩膀:“这件事很难解释,我先去找一下戴胡子问一下药品的来源”。 戴胡子名叫戴济民,是医药处主任,根据从他这里了解道到的情况,这批药是第四次反围剿时从敌人那里获得的,但很多药被损坏了包装。 这些奎宁,也是医生们根据外形和气味、口感尝出来的。 他们给一批的战士都发了,那两位是发病比较急,先吃了,没想到发生这种事情。 戴济民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人,也没理由去在药物上做手脚。 1930年10月,毛主席、朱德带着红一军攻打吉安城,经历了9次攻城战才攻打下来,战争规模大,伤亡也比较多,积蓄医术高超的医生。 在那个年代专业学医的,一般家世都比较好,他们红军大多数是穷人,哪里能培养出医生来。 罗炳辉就给毛主席介绍了好友戴济民,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高材生,毛主席是“三顾茅庐”才将其请出山。 他带着自己的行医设备来到红军部队,还带来了很多的药品,他甚至负责首长们的资料,要是想对战士们下毒手,何必等到这个时候呢? 罗瑞卿去问戴济民:“既然没有原标签,你们真的确定这就是奎宁吗?” 这话一说,戴济民还真不确定了,因为很多药物长的都差不多,味道也有相似的,可如果不是奎宁,为什么敌军会储存这种有毒药物? 这个问题一天没解决,就会发酵一天,很快又变成了政治问题。 有人说,是一个被俘虏的医生姜齐贤干的,把这位姜齐贤吓坏了,连忙找罗瑞卿去澄清。 罗瑞卿表示相信姜齐贤,这也让姜齐贤有底气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其实,根据这些日子的思考,我觉得这可能不是奎宁,反倒是像某种兴奋剂。” “兴奋剂,这怎么说?”罗瑞卿被一点即悟。 他们总是往让人发疯的毒药上去想,丝毫没想到这批奎宁可能不是毒药,而是兴奋剂。 姜齐贤:“具体是什么还不确定,但从那两位同志的情况来看,应该是兴奋剂,需要各位医生们重新鉴定一下。” 随后,部队的几个医生在一起研究起这批奎宁,很快就实验出,这确实不是奎宁,而是玛咖。 玛咖和奎宁这两种药物,在形、色、味方面都很相似,难怪会认错。 看来,这件事不是投毒,而是药物在一开始就分错类了。 真相大白后,罗瑞卿把蒙冤的游胜华医生放了出来,并将这件事禀报给聂荣臻将军,这才把这场反投毒风波给平息下来。 聂荣臻将军从这场教训中得到启发,下令以后缴获来的药物,一定要先找专业的人鉴定,再给狗吃了做实验,才能给战士们使用。 参考信源:党史博采(纪实)2013-10-05——《罗瑞卿智破苏区医药“投毒”案》
1933年,中央苏区发生了一起投毒案,两个红军干部吃了“留给首长”的奎宁,竟然直
云孜聊过去
2024-09-26 12:25:48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