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腾格尔说:“我在城市待不惯,每次过年,我都要回内蒙老家,我家5000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9-25 17:21:34

2018年,腾格尔说:“我在城市待不惯,每次过年,我都要回内蒙老家,我家5000亩地每年开销100万,不回不行啊!” 1960年1月,一个寒冷的冬日,腾格尔呱呱坠地,出生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的一个普通牧民家庭。 他家是个典型的大家庭,除了父母,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腾格尔排行老三,之后陆续又添了两个妹妹。 小腾格尔天性淘气,活泼好动。他在辽阔无垠的草原上无忧无虑地成长着。 1975年,腾格尔已经读到初三,他一心想离开家乡,去外面闯荡。 在大姐的推荐下,他有幸考进了内蒙古艺术学校。要知道,他当时什么都不会,也没什么特殊才艺。能被录取,全靠大姐的面子。 腾格尔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那叫一个高兴。 他连铺盖都没收拾,就匆匆告别父母,头也不回地奔向了梦想的殿堂。后来回忆起来,他觉得那一刻,就像出狱一样,获得了新生。 在艺校,腾格尔是学舞蹈的。每天还没到鸡叫,他就得起床晨练。 压腿、下腰、翻跟斗,这些基本功对一个十五六岁才开始学舞的少年来说,实在太困难了。 腾格尔坚持了两个多月,就扛不住了。他去教务处求情,想改学乐器。没想到学校还真给他换了专业,让他学起了三弦。 腾格尔学三弦很有天赋。他的乐感奇佳,音准极高。据说他能准确分辨钢琴上每个琴键发出的音符。就这样,腾格尔在艺校一呆就是四年,毕业后还被留校当了老师。他一边教学生弹三弦,一边兼任乐队指挥。 1979年的秋天,得益于优异的才艺,腾格尔获得了去中国音乐学院进修指挥的机会。在北京的求学经历,彻底改变了这个草原少年。他在同学们的激励下,决心继续深造,考取更高的学历。 时光飞逝,青春岁月转瞬即逝。当年那个淘气的牧羊娃,如今已经成长为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音乐人。 1980年,怀揣梦想的腾格尔,轻装简从地踏上了开往天津音乐学院的列车。从此,他在音乐的海洋里,自由翱翔。 1987年,天津音乐学院毕业两年的腾格尔,在一次演出中结识了比他小两岁的赤峰姑娘哈斯高娃。 哈斯高娃人长得漂亮,学历高,又是内蒙古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在朋友的撮合下,两人迅速坠入了爱河。第二年,腾格尔和哈斯高娃在京城低调完婚。 婚后,恋爱脑上头的哈斯高娃毅然放弃了大好的事业,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在家相夫教子,任劳任怨。 腾格尔也没闲着,他白天泡在录音棚里写歌,晚上和朋友喝酒聊天,乐不思蜀。1989年,腾格尔创作的《敖包相会》《九九艳阳天》均获得大奖,路人皆知大名鼎鼎的腾格尔其人了。 腾格尔交游广阔,特别爱结交酒友,经常在外面吃吃喝喝。为了方便应酬,他和朋友合伙开了家酒楼。 谁知生意惨淡,不仅每个月都在亏本,还害得他背上了一屁股债。妻子哈斯高娃没少为这事跟他吵架,夫妻俩矛盾重重。 1995年,腾格尔和哈斯高娃的女儿出生了。本以为有了孩子,日子会好过些,没想到腾格尔依旧我行我素。 终于,哈斯高娃忍无可忍,带着女儿回了娘家,提出离婚。 失去了妻女,事业上又接连受挫,腾格尔的人生跌入谷底。他开始浑浑噩噩地度日,酗酒无度,混迹各种娱乐场所。就这样过了5年,直到千禧年的到来。 2000年,腾格尔创作的歌曲《天堂》横空出世,再次唤醒了人们对这个草原歌王的记忆。歌声里透露出一种豁达与悲悯,引发听众的共鸣。 人们纷纷猜测,这首歌是否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 经过几年的洗礼,腾格尔似乎真的想通了。他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很快,他再婚了。2004年,二婚妻子生下了可爱的女儿。 腾格尔爱女心切,特意为她创作了歌曲,抒发自己作为父亲的欣喜与祝福。谁知天不遂人愿,小女儿突发疾病,年仅5岁就离开了人世。腾格尔悲痛欲绝,一度从公众视野里消失。 2013年,历经人生跌宕起伏的腾格尔,以一种全新的风格和形象重返歌坛。"我在城市待不惯,每次过年,我都要回内蒙老家。" 他曾在2018年的采访中坦言:"我家有5000亩草场,每年光维护就要花上100万。但我不回去不行啊!" 字里行间,透露出他对故乡的依恋,对草原的眷恋。 腾格尔的传奇人生,堪称一部草原版的"追梦之旅"。他从牧羊娃变成歌坛巨星,从意气风发到落魄不堪,再到重整旗鼓,东山再起。 尽管命运跌宕起伏,但初心不改。他用歌声歌颂草原,热爱故乡,这片广袤的草原,永远是他的精神家园。

0 阅读:0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