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19岁的杨蕴如嫁到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孙家,谁知,回门以后她死活不肯再回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9-12 18:17:45

1926年,19岁的杨蕴如嫁到天津八大家之一的孙家,谁知,回门以后她死活不肯再回去:“白天斯斯文文的孙少爷,晩上怎么就变了样”? 1926年的天津,一场轰动全城的婚礼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着。 新郎官孙毓堂是孙家的少爷,也是八大家之一。 新娘子杨蕴如年仅19岁,出身名门望族,父亲杨毓璋是天津中国银行的行长。 这门婚事可谓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本该是一段佳话美谈。 谁料,新婚燕尔,杨蕴如回了一次娘家后,却死活不肯再回孙家了。 娘家人好说歹说,杨蕴如愣是不为所动,只字不提缘由。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向来任性的杨蕴如宁愿得罪夫家,也不愿回去? 原来,成亲前,孙毓堂在杨蕴如心中一直是一位温文尔雅的君子。 两人通过书信和照片结识,言谈举止无一不透露着儒雅风度。 加上孙毓堂相貌堂堂,学识渊博,一表人才,很快就赢得了杨蕴如芳心。 只是,洞房花烛夜后,杨蕴如发现,孙毓堂似乎变了一个人。 她怎么也想不通,为何白天斯斯文文的孙少爷,晚上竟会如此粗鲁莽撞? 种种落差,让杨蕴如感到无比失望。 要知道,杨蕴如可是从小娇生惯养,在家中备受宠爱。 父亲去世前曾叮嘱女儿要好好读书,若不听话就只能穿布衣、在家修行。尽管杨蕴如性格任性,却也略通文墨,岂能容忍丈夫如此对待? 无奈新婚之夜的遭遇,已让杨蕴如心灰意冷。 她开始怀疑这桩婚事,是否真的能给自己幸福?于是借着回门之机,便赖在娘家不肯回去,让孙家颜面扫地。 消息不胫而走,坊间议论纷纷。杨蕴如的婚姻生活,还未开始就已面临危机。 婚姻的失败,并没有让杨蕴如幡然醒悟。 她离开孙家后,仍然我行我素,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 外人都说杨家的大小姐有精神病,可她依旧不以为意。 在她看来,丈夫家境败落是个绝佳的借口,足以让她名正言顺地逃离那个噩梦般的婚姻。 于是,杨蕴如开始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她羡慕五妹和七叔家的堂姐们能在燕京大学深造,便想方设法也要考进去。 尽管她小学都没读完,却仗着七叔的面子,硬是混了个旁听生的身份。 就这样,杨蕴如带着一男一女两个仆人,来到了心心念念的香山。 在香山,杨蕴如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她穿金戴银,锦衣华服,出入必乘小汽车,俨然一副阔太太的派头。也正是在这里,她遇到了改变一生的男人——小赵。 小赵是广东人,在燕京大学学习皮革制造。他一眼就看出杨蕴如是个富家小姐,想要攀附她以少奋斗几年。 在接下来的几次约会中,小赵对杨蕴如展开了猛烈追求。他们一同游览颐和园,在香山观赏日出,无话不谈,十分投机。杨蕴如渐渐被小赵吸引,动了芳心。 两人很快便在香山同居起来。消息传回天津,杨家上下一片哗然。杨母虽然宠爱女儿,却也不敢纵容她再这样胡闹下去。她赶紧为女儿操办婚事,并在国民饭店举办了婚礼。 可惜好景不长,杨蕴如的第二段婚姻再次以失败告终。 导火索竟是一个男仆小田,小田对杨蕴如心怀不轨,便处处挑拨离间。 他对杨蕴如说:"小赵看中的只是你的钱。"起初杨蕴如并不相信,可在小田的反复暗示下,她终于动摇了。 杨蕴如把丈夫告上法庭,指控他骗婚。小赵虽然承认看重杨蕴如的财富,却否认有抛妻弃子的打算。 最终,法院还是判决两人离婚。杨蕴如讨回了存折,小赵则分文不剩。 一场闹剧,就此落下帷幕。 杨蕴如的人生,走向了不归路。两段失败的婚姻,让她彻底迷失了自我。尤其是在发现小田居心叵测后,她的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开始自言自语,时而哭泣,时而欢笑。 街坊邻里都说,杨家大小姐是个可怜人。 19岁就嫁到孙家,本以为是凤冠霞帔,谁知洞房花烛夜就闹得鸡飞狗跳。从此一蹶不振,辗转多年也没能找到幸福。 杨蕴如常常后悔当初错失了孙家少爷,嘴里念叨着 "白天斯斯文文的孙少爷,晚上怎么就变了样"。 可惜覆水难收,杨蕴如再也回不去了。 她的人生,已被这段不幸的婚姻毁得支离破碎。 曾经的杨家大小姐,最终只能在疯癫中度过余生。她的悲剧,无疑给那个年代的女性敲响了警钟——婚姻,从来都不是儿戏。 参考资料: 《历史“换气”的瞬间一叶识春秋》来源:新京报电子报

0 阅读:54
从南谈历史啊

从南谈历史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