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金三角贩毒集团的一名卧底警察在经过海关时突然被拦下。那人低声说:“你暴露了,赶紧跑,他们要活剐了你。” 1992年,一个令人痛心的事件打破了他的宁静。傅衍鲲的侄子傅勒干在云南盈江染上了毒瘾。 凭着多年当兵的经验和敏锐的直觉,傅衍鲲很快在缅甸果敢找到了那个罪魁祸首。 在询问过程中,傅衍鲲了解到毒贩们为了扩大毒品市场,设置了"播种队"诱骗青少年吸毒上瘾,再派"采摘队"向他们贩毒牟利。 听到这些令人发指的事实,傅衍鲲心如刀割。 他意识到,只有铲除毒品,才能避免更多家庭蒙受毒害。 傅衍鲲毅然决定投身禁毒事业,成为一名卧底。 他退休后便来到北京,找到禁毒部门的领导表明心迹。领导们被他的诚意打动,决定给予支持。 而傅衍鲲为了更好地开展卧底工作,又回到了云南。他在当地以做生意为掩护,辗转于金三角一带,伺机接近毒贩头目。 渐渐地,傅衍鲲在当地有了一定名气,不少毒贩也慕名而来,想拉拢这位"有身份"的人。 傅衍鲲见机行事,很快便得到了几个大毒枭的信任,成为他们的座上宾。 在卧底的日子里,傅衍鲲时刻面临着生命危险。他曾多次深入毒窝,目睹毒贩们的残暴行径。一次次惊心动魄的经历,无不在考验着他的意志。 但傅衍鲲始终坚信,只有铲除毒品,才能守护千家万户的平安。 凭着这份信念,他冒着被识破的风险,为禁毒部门提供了大量珍贵的情报,协助抓捕了不少毒贩。 2004年12月,傅衍鲲在金三角地区埋伏了十年之久,他的卧底身份终于因为一名老乡的背叛而暴露。消息传到毒枭们耳中,他们勃然大怒,发誓要将傅衍鲲碎尸万段。 傅衍鲲对此却一无所知。这天,他正准备动身前往北京,向禁毒委汇报最新收集到的情报。 就在他即将踏上归途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匆匆走来,那是毒枭家的厨师。 厨师神色慌张,急切地对傅衍鲲说:"老师,你得赶紧走!他们已经知道你的身份了,发誓要抓到你,活剐了你!" 傅衍鲲心里"咯噔"一下,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他连忙向厨师道谢,随即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藏身之处。此时此刻,荷枪实弹的毒贩们已经在全城范围内布下天罗地网,搜捕这位让他们恨之入骨的卧底。 但傅衍鲲岂是等闲之辈?凭借多年丰富的反侦察经验,他很快甩开了紧追不舍的毒贩们。 他先是乔装改扮,辗转多地,又在禁毒委和当地政府的协助下,转移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 即便是在这样紧要的关头,他仍然冷静地向上级汇报情况,提供最新的情报线索。 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周旋和斗智斗勇,特别行动小组终于成功接应到傅衍鲲,并将他安全撤离。 在傅衍鲲决定成为毒枭身边的卧底时,他的选择不仅是出于勇气,更是基于一种深刻的公民责任感。 尽管有关部门已经承诺会给予他经济补助以支持其行动,傅衍鲲却坚决拒绝接受任何形式的财务回报。 在他看来,向国家提供情报是公民的义务,应当无偿完成,而不应变成一种商业交易。 超过三十万元,这对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来说,绝对是一笔巨大的数目。 这笔钱的支出,直接影响了他本来还算富足的家庭,使家庭背负了巨额债务。 这种经济压力不仅影响了他的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到了他儿子的婚姻,儿子因家庭经济困难,直到近四十岁都未能结婚。 尽管傅衍鲲个人和家庭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他的卧底行动最终收获了意义重大的成果。 卧底结束的次年,金三角地区的多方面宣布停止种植罂粟,转而种植米、蔬菜和甘蔗。 这一转变不仅减少了该区域的非法毒品供应,还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为健康和可持续的生计方式。 参考资料: 《语文老师卧底毒窟11年,散尽家财,死里逃生》来源:澎湃新闻
2004年12月,金三角贩毒集团的一名卧底警察在经过海关时突然被拦下。那人低声说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8-25 23:22:27
0
阅读: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