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张艺谋筹拍《大红灯笼高高挂》,46岁的曹翠芬来面试二姨太,但张艺谋却说:“你的长相太普通了,不适合演戏。”随后曹翠芬仅用一句话就让张艺谋改了主意。 曹翠芬的演艺梦始于16岁那年,她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预科班。 在那个年代,能够考上大学,已属不易。而曹翠芬能够考入梦寐以求的电影学院,更是对她演艺天赋的肯定。 毕业后,曹翠芬并没有如愿进入演艺圈,而是被分配去农村务农。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曹翠芬也未能幸免,她和丈夫谭天谦一起,来到农村开始了长达7年的农村生活。 在农村的7年,曹翠芬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演员梦。相反,艰苦的生活磨炼了她的意志,也为她日后塑造各种角色积累了宝贵的生活经验。 曹翠芬常常利用农闲时间,观察农村妇女的生活,体会她们的喜怒哀乐。 在朴实的农村生活中,曹翠芬悟出了表演的真谛——用真情实感去打动人心。 1973年,已经29岁的曹翠芬等来了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 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拍摄《南征北战》,曹翠芬得知消息后,立刻从稻田里赶到剧组试镜。 凭借扎实的表演功底,曹翠芬成功获得了饰演女角的机会,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演员生涯。 29岁才正式出道,这在当时已是不小的年纪了。 但曹翠芬并不气馁,她明白自己为了演员梦,已经等了太久。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在演艺道路上赶上来,哪怕晚些时候生儿育女也在所不惜。 1990年,曹翠芬已经46岁了,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个年纪已经难以在影视圈立足。 但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演艺梦想,依然在寻找机会,希望能够出演更多好角色。 这一年,著名导演张艺谋筹拍《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始物色女主角。 曹翠芬得知消息后,毫不犹豫地来到剧组试镜。她要出演的,是电影中的二姨太这个角色。 然而,当曹翠芬满怀期待地站到张艺谋面前时,却听到了让她意想不到的评价:"你的长相太普通了,不适合演戏。" 曹翠芬虽然内心难过,但并没有当场表现出来。 她知道,自己虽然长相平凡,但凭借多年磨练出的演技,一定能够征服导演。 于是,她并没有灰心离开,而是把自己出演过的《南征北战》和《女人国的污染报告》等影片的资料都留在了剧组,希望张艺谋能够从中看到自己的实力。 张艺谋看完曹翠芬的表演后,确实眼前一亮。 他发现,曹翠芬虽然长相并不出众,但她的表演却非常到位,能够把角色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这样,曹翠芬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功说服了张艺谋。仅仅一句话,就让张艺谋改变了最初的看法,决定由曹翠芬来出演二姨太这个角色。 在剧组里,曹翠芬并没有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而懈怠。相反,她比年轻演员更加努力,常常是最早到剧组,最晚离开。 她仔细揣摩剧本,琢磨每一个细节,力求把二姨太这个角色演绎得更加生动传神。 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大红灯笼高高挂》上映后,曹翠芬的表演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也让更多观众记住了她的名字。 继《大红灯笼高高挂》后,曹翠芬的演艺生涯并未因早期的成功而停滞。 1995年,她在电影《孤儿泪》中再次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在这部影片中,曹翠芬饰演了一名地道的农妇,这个角色充满了情感的复杂性和生活的坎坷,她以精湛的表演深入人心,最终站在了第十六届电影金鸡奖的领奖台上,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奖。 这一次的成功不仅巩固了她在电影界的地位,也让她成为了公众熟知的电影明星。 在私生活中,曹翠芬的性格与她银幕上的形象大相径庭。她性格温和,生活稳定,与同为电影人的丈夫共同生活在北京。 曹翠芬和她的丈夫在年轻时就已经是相知相伴的伴侣,他们的关系支撑了彼此的职业生涯。 特别是在曹翠芬早期决定全心投入表演艺术时,她的丈夫始终给予她坚定的支持,甚至在她29岁首次出演《南征北战》时,他们决定推迟要孩子的计划,以便曹翠芬可以全心投入到表演事业中。 如今,曹翠芬虽已年过花甲,但她对表演的热情依旧不减。她视表演为一生的追求,不仅因为这是她的职业,更因为这是她的生活方式和热爱。 曹翠芬坚信,表演艺术是她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是她表达自我和探索人性的途径。 她的职业生涯和个人生活都是她对这份艺术形式坚持不懈追求的见证。 即使岁月已逝,她仍然活跃在表演的舞台上,用她的演技继续感动着观众,演绎着属于她自己的故事。 参考资料: 《专访 曹翠芬:把表演进行到底》
1990年,张艺谋筹拍《大红灯笼高高挂》,46岁的曹翠芬来面试二姨太,但张艺谋却
从南谈历史啊
2024-08-20 18:26:06
0
阅读: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