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情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桶,也不回该死的中国”。 14岁参加高考,获得750分标准分的优异成绩,河南状元何碧玉顺利入学清华大学生物系。 然而,留美继续研究的她,逐渐被他国优渥的条件吸引,面对父母对她殷切的归国期盼,何碧玉竟断然拒绝,口出恶言。 出生于1985年的河南女孩何碧玉,自小便展露出卓越的学习天赋,同时,父母用心的栽培也令她享受到得天独厚的求学环境。 1996年,不过十岁的何碧玉在一众天才少年中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新乡市一中少年班。 在此,何碧玉仅用四年时间,便学完了小学六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所有课程,足足赶超普通人三年之期。 14岁的何碧玉本是想通过高考,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却一举夺得了当年河南省的理科状元。 在高考大省河南,年仅14岁的何碧玉最终取得了750分标准分的惊人成绩,一时间引起了广大民众及各路媒体的强烈关注。 最终,何碧玉被清华大学生物系生物科学专业录取。 成功踏入我国最高学府的何碧玉仍旧展现着她聪颖的头脑以及独特的毅力,除了完成课业任务,何碧玉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 虽是与年长者合作共事,何碧玉也从未展现出不如他人或幼稚不可靠的一面。 毕业后,优秀的何碧玉顺利获得了到美国华盛顿大学继续钻研的机遇,酷爱科研事业的她,二话不说便打包好行李,启程美国。 尽管何碧玉的母校老师以及父母都希望她能留在国内,利用才华为国谋利,但不可否认的是,留美研学也是相当好的机会。 在华盛顿大学神经科学专业就学期间,何碧玉不负众望,收获了全额奖学金,并攻读下博士学位,此时何碧玉仍年仅24岁。 原以为赴美结束学业后,何碧玉会归国与家人团聚,但她却选择继续留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 何碧玉的父母对此很是不解,因为凭借女儿的学识能力,即使回国发展,也能得到颇为优越的待遇。 对此,何碧玉曾解释,她对于科研事业的热爱,让她选择留在卫生研究院作为独立研究员生活,只有在这,她才能获得更为专业的研究体验。 纵使心系女儿,何碧玉的父母也不得不支持她追寻梦想的选择。 2016年,已具备丰富科研经历的何碧玉,受邀加入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神经学系担任助理教授。 事业蒸蒸日上的何碧玉面对父母及关心她去向的民众,再度展露出真实的想法,她坦言,自己不想回国了。 得知此想法的何碧玉父母,与其发生了争执,而女儿却在此时,愤怒地说出“我情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桶,也不回该死的中国”。 自知无法继续沟通的何碧玉母女,也在争吵过后,断了联络。 网友得知曾经的清华才女留美研学后,无视了师恩及母校、父母的栽培之情,决心长居别国,也深表遗憾。 有人称,能够理解何碧玉追寻良好科研环境,不愿放弃事业的心情,但却无法理解她忽视国家利益,罔顾家人、恩师心血的做法。 也有人直接怒斥,将何碧玉称作“白眼狼”,认为她愧对父母,愧对国家。 何碧玉的决定虽是个人选择,旁人无法过多干涉,但在对比之下,同为知识分子的学者施一公、颜宁却展现出截然不同的一面。 曾获得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项荣誉的施一公,受邀担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后,仍旧选择返回祖国,在清华大学任职,为我国培育人才。 出身清华大学的生物科学学者颜宁,在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后,仍决心带领团队,归国奔赴科研事业,为国效力。 再谈起老一辈的科研事业工作者钱学森、邓稼先,他们面临比如今形势更为严峻,国力尚未完全崛起的新中国,仍旧选择抛弃诱惑,只身奔赴祖国。 在中国充满智慧的人才培养沃土上,每年有千千万万的新型人才力量如春笋般涌现,其中不乏留学他国,背弃祖国的存在,但也有着愿意凭己之力,建设祖国的优秀青年。 面对外界的利益诱惑,希望广大青年人能不被动摇,了然国家的栽培,懂感恩懂回报。
“我情愿在美国住下水道,翻垃圾桶,也不回该死的中国”。 14岁参加高考,获得7
绮南爱历史
2024-08-18 22:19: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