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96岁的彭湃母亲深陷囹圄,还不允许寻医治疗。周总理得知消息后,特意接

云孜聊过去 2024-08-12 19:36:59

1967年,96岁的彭湃母亲深陷囹圄,还不允许寻医治疗。周总理得知消息后,特意接彭湃母亲去广州养病,结果却遭到了当地官员的频繁阻挠,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当地官员阻挠时,声称彭湃母亲周凤是地主婆,需要接受人民审判,所以不能把人放走。 可周凤是“地主婆”虽然不假,但周凤也是一个苦命之人。 (参考信源:南方日报——《彭家女将为革命奉献一生》) 周凤很小时候就被卖到一个地主家里当婢女,受尽了欺凌和压榨。长大后,周凤又被一个大户看中,纳为地位低下的妾室,这才是她成为所谓“地主婆”的由来。 由此可见,周凤虽然嫁给了地主人家,但全程身不由己,而且和贫苦大众一样备受压迫。 1906年丈夫及其正妻先后病逝后,周凤成了彭家的当家人,也从没有欺压附近百姓,反而经常救济贫苦人家,一直在做好事。 就连1922年周凤的儿子彭湃回到家乡发动农民运动、要打倒地主时,周凤也始终鼎力支持,还把自己多年的积蓄和首饰拿出来资助儿子革命,在大是大非面前,周凤一直都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只可惜大革命失败后,彭家遭到了反动派的残酷镇压和屠戮。 短短几年间,周凤的三个儿子、两个儿媳以及一个孙子,还有丈夫正房妻子的儿子,全都不幸牺牲。 尤其是有着“农民运动大王”之称的彭湃,他参加过南昌起义,和周总理是多年好友,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领袖,也是党中央非常重要的领导人。却因叛徒出卖不幸被捕牺牲,成为了我党历史上的一大损失。 三个儿子接连牺牲,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难以接受的事情。周凤也是如此,但她没有一直沉浸于悲痛之中,因为她还有孙子要保护,她想要让革命的薪火一直传递下去。 1928年彭湃的儿子彭洪刚刚出世时,由于彭湃当时正忙于革命,而刚刚生产完的彭湃妻子又遭到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情况十分危急。 关键时刻,是周凤抱着刚出生的孙子,扶着儿媳,躲进了山里的一处荆棘丛。 当时敌人距离周凤等人非常近,对方搜山的枪托还砸中了周凤的头部。周凤为了孙子和儿媳不被发现,一声不敢吭,好在敌人没有发现扬长而去,一行人这才躲过一劫。 彭湃的二儿子彭士禄,也是在周凤的积极营救下得以成功出狱的。 为了儿子为了革命,周凤可以说是不惜一切,哪怕是自己被捕入狱,哪怕是明知道战场上总会有牺牲,她也始终没有半分退缩之意。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周凤在已经牺牲了三个儿子、两个儿媳和一个孙子的情况下,又毅然决然把一个孙女和五个孙子先后送进革命队伍,为民族救亡出一份力。 1956年全国烈军属代表大会召开时,周凤当仁不让受邀出席,毛主席和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都亲自接见她,还称呼她为革命母亲,充分肯定了周凤为革命做出的贡献。 然而十年风波掀起时,已经96岁高龄的周凤也没能幸免。 一些曾经被彭湃等人镇压的恶霸地主后代,以及妄图顺着彭湃牵扯出周总理的别有用心之人,竟公然污蔑周凤是地主婆,还将她关押进黑牢中长达四个月之久。 当地群众看不下去,自发冒险将周凤给救了出来,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又冻结了周凤的津贴,甚至取消了她的户口,还勒令当地医生不许给她诊病。 眼看96岁高龄的周凤饱受折磨又无法就医,彭湃的弟媳心急如焚,急忙赶往北京求助。 周总理得知消息后多次过问和干预,想要把周凤接到广东医治,可当时广东军区的司令员别有用心,联合地方领导频频阻挠,不让周凤离开。 可周总理十分坚持,彭湃是他相处共事多年的战友,当初彭湃遇难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救出来,这本就让周总理感到无比的痛心和遗憾。如果又无法救出彭湃的母亲,这让周总理内心怎么能安呢? 最终在周总理的一力坚持下,周凤经历种种坎坷总算是脱离了险境,前往广州住院疗养。 就这样,周凤在周总理的帮助下逃出了生天,在广州安稳度过了余下的几年,在1973年时与世长辞。 其实在老一辈革命领导人中,不乏有出身地主或者国民党高官家庭的同志。 但正所谓英雄不问出处,关键是要看做了什么,周凤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地主婆”,而是一个功绩卓著的革命母亲,她为革命做出的贡献也将永远被历史铭记!

0 阅读:2131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