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参谋长率部起义,军长急了,连忙给蒋介石发报求助,但这份电报,却被

云孜聊过去 2024-08-11 16:44:58

1947年,国军参谋长率部起义,军长急了,连忙给蒋介石发报求助,但这份电报,却被段伯宇拦下了,他把电报放在一堆文件的最下面! 段伯宇拦下这份电报的原因很简单,他是我党打入蒋介石侍从室的地下同志,准确来说,段伯宇和弟弟段仲宇,都是蒋介石亲手挑选进侍从室的共产党员。 段氏兄弟的父亲段云峰是蒋介石当年的同学,在国民政府中身居高位,蒋介石天然就对段氏兄弟另眼相待。 (参考信源:党史博采(纪实)——《红色特工传奇之:断送蒋介石“东南半壁”的段氏兄弟》) 可实际上,段伯宇在上大学的过程中,就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和启蒙,加入共产党。 因为身份的缘故,周总理决定让段伯宇前往国民政府中潜伏,段伯宇也在这个过程中策反了不少抗日人士,其中就包括他的弟弟段仲宇。 段仲宇曾经参加过远征军,战功十分着重,因此率先被蒋介石看中进入了侍从室当参谋。 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侍从室,里面的人都是蒋介石非常信任的亲信兼心腹幕僚,全国的军政大事基本都要经过侍从室处理,可以说这是当时全国最重要最核心的部门。 离蒋介石越近,段仲宇就越能看清蒋介石的真实面目,最终选择了接受哥哥段伯宇的劝说,迈进了共产党的大门。 当1946年段仲宇调任联合国时,特意推荐大哥段伯宇来替补自己的职位,蒋介石也欣然答应了。 相比较于刚刚改换阵营的段仲宇,段伯宇在侍从室起到的作用就大多了。 一来他可以为党组织提供一些情报,二来还可以帮忙掩护同志,完成很多对党有利的工作。 比如1947年,三十二军参谋长率领5000多人投靠了共产党,军长想派兵去追但兵力不足,于是急忙向蒋介石求救,要求增援。 按理说这种电报应该立即呈报上去,可这样一来参谋长的处境将会十分危急,我党也会少了一份助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电报不是直接到段伯宇手中的,而是侍从室一个科长转交给他,临走时还说了一句“酌情处理”。 因为这个科长和投共的参谋长是同学,感情还非常好,所以他不愿亲手处理这件事,把球踢给了段伯宇。 搞清楚情况后,段伯宇当机立断把电报放在了一堆文件的最下面。 反正当时刚好是周末,等到周一再呈上去也挑不出错,而且他有着现成的借口,一旦被发现就说是帮科长做顺水人情,最关键的是能帮参谋长争取带出队伍的时间。 而类似的掩护同志、为党组织做贡献的事情,段伯宇一直都没有少做。 除此之外,他还在积极策反对国民党和蒋介石不满的人员,促使他们去掌握军队然后再起义立功,为全国解放出份力。 与此同时,段仲宇则一直在军队工作,而且职位越来越高,手中的兵力也越来越多。 最终在1949年4月,段仲宇率部起义,为上海解放立了大功。 段伯宇的策反工作也很快见到成效,到1948年底时,被他策反的人数已经多达七万,在江南地区形成一条数量庞大的秘密战线。 此起彼伏的大起义,也让我军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国民党势力急速衰退。 蒋介石得知真相后气的简直要吐血,但事实证明,站在人民这边才是最正确的选择,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自此过上了挺胸抬头的好日子。 至于像段氏兄弟的隐蔽战线同志,他们为党和国家做出的贡献,将永远被历史和后人铭记! #记录我的2024#

0 阅读:12
云孜聊过去

云孜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