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年,74岁的白居易感染风寒,于是把妻妾们叫到床前:“我年事已高,你们都出府嫁人去吧!”32人都哭着离开了,只有15岁的樊素不肯离开。 白居易生于河南新郑,后迁到徐州符离,与自己的初恋湘灵相识。后来两人长大,在白居易19岁的年纪,二人暗生情愫,互许终身。 谁知天不遂人愿,在白居易年老时,陪伴在其身边的不是初恋湘灵,而是他的三十几个姬妾。 我们从小到大背过许多白居易的古诗,却从未了解过他的个人事迹。在早年白居易迁居至符离后,他很快便与一位年少四岁的邻家女子缔结了深厚的缘分。 她活泼朝气又古灵精怪。不过她虽是农家女,却也会几首曲子。常常是她唱曲儿,白居易赋诗。 当然,二人的甜蜜时刻也不止于诗词歌赋,白居易还经常带着湘灵深入田野嬉戏,玩儿你追我藏。或许是年少的爱恋纯洁无瑕,他直至37岁也从未娶妻,原因究竟为何? 那还要说说白居易的母亲了。白居易的母亲是他父亲白季庚的外甥女,在古代近亲结婚十分常见。 真要用现代人的思维调侃起来,白居易还可以问自己母亲叫一声表姐。 他母亲在白居易19岁那年,便开始了棒打鸳鸯。 得知儿子为邻家女兼小女友的湘灵作了诗《邻女》后,便直言道:“我本不欲管你们小孩儿的事儿,但是你现在最要紧的是考取功名,而不是耽于情爱。” 白居易生母之所以对他如此要求,还是因为白家祖上都以功名利禄为己任。也就是在这一时间段,加上父亲白季庚的重病去世,年少的白居易便收了心。 守孝期间的白居易压抑天性,一直钻研于学海,只偶尔夜间与湘灵相会,到了时间两人便又桥归桥,路归路。 只不过,二人的心反而因为如此艰难的时刻愈发靠近了彼此。 到了白居易28岁时,他终于不负父母期望的那样考到了进士,然而第一时间的白居易不是想到了自己多么厉害,而是赶紧与母亲提了要求:“我要娶湘灵为妻!” 白居易母亲对此则淡淡道:“你是进士,门当户对才是上上选。”随后这个话题便被白居易母亲轻轻揭过。 白居易屡遭拒绝,心情烦闷,连宴席享乐也不顾了,在之后便悄悄地与湘灵幽会,告诉了事情原委。 但是他胸中郁气难发,便不顾男女大防的一把抱住湘灵道:“我一定要娶你为妻!” 后白居易不日复归长安,参与拔萃科试,终得秘书省校书郎之职,虽为九品微官,心怀不满,然此乃其正式步入仕途之始,亦得迁居长安之机。 在居长安后,白居易决意全力以赴,再向其母陈情,想要让其接纳他的小女友。 白居易的母亲则是听到儿子大逆不道的话,便以死相逼起来:“除非我死,否则我是不会让你把乡野女子娶过门的!门不当户不对!” 是的,古代体面人都会在儿女择偶上要求门当户对,以此巩固加强自己家族的地位。百善孝为先,“孝”之一字像一座大山一样,压在了深受封建社会桎梏的白居易身上。 白居易面对生母的刁难,则声泪俱下陈情道:“我与湘灵早已定终身,非湘灵不娶!”白居易母亲面对儿子的剖心之言则闭眼不再理会,挥了挥手让其退下。 母亲的话如雷贯耳,一下下地叩击白居易内心,一边是生养自己的母亲,一边是两小无猜的恋人。 最后,直到白家迁居长安,白居易也未能动摇古代社会规则这座大山,只留下初恋仍在原地。 直到白居易37岁时,眼看年龄越来越大的白居易仍没有娶妻的打算,他的生母又下了通牒:“你个不孝儿,不想我死的话就赶紧成家!” 在生母的多重劝说外加相逼下,白居易娶了同僚妹妹杨家女为妻。婚后白居易与杨家女虽郎才女貌但貌合神离。 7年后,44岁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的路上,再次见到了湘灵,此时已是物是人非。今他为人夫,她仍未嫁。多年的时光让二人生生错过,今非昔比,白居易与初恋心境早不似从前。 待白居易52岁时,他的妻子杨氏病倒,匆匆离世。尽人夫的枷锁脱下,白居易到杭州上任刺史时,拐到符离打听湘灵,然而上次错过便是终生错过了。 晚年的白居易便开始转向另一个极端,开始纵情声色,10年里养了三十几个姬妾,往往人到18岁便打发掉。 直到白居易68岁时,他已两鬓斑白,便散了心思,招来家里的姬妾说道:“我如今年事已高,你们也该离去了。” 谁料其中一女名为樊素,不愿离去。她十三四岁的年华跟了白居易,十年相处难以割舍,便在走后又回到白居易身边陪了他一年。 后来便被白居易摆摆手狠心让她离开。只是偶尔,白居易听曲时,总会又想起她来,她的歌唱得总是让他念念不忘。
846年,74岁的白居易感染风寒,于是把妻妾们叫到床前:“我年事已高,你们都出府
槿论看社会
2024-08-09 12:07:42
0
阅读: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