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查账时,突然发现周总理在30年前存入了1.2万

自由的百灵鸟 2024-07-19 16:03:01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内部审计查账时,突然发现周总理在30年前存入了1.2万英镑,换算成人民币是82308元,再加上30年的存款利息,如今账户金额高达已经46.7万元…… 1997年的一个平常工作日,中国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正在对账户进行例行检查。审计人员按照流程,仔细核对着账目,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准确无误。突然,一位审计师的目光被一个账户吸引了——这是一个在30年前开设的,名为"代周总理存"的账户。 这个账户引起了审计师的注意。首先,能以"总理"名义的账户本就不多见;其次,这个账户的金额也着实令人咋舌:1967年存入的1.2万英镑,在复利的作用下,30年后账面上已经高达46.7万元人民币了。审计师们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的眼神中读出了疑惑。大家都知道,周总理和他的夫人邓颖超,一贯以艰苦朴素、廉洁奉公著称。他们二人的月工资加起来也不过区区八百元,按当时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水平,是断然存不下这么一大笔钱的。 莫非是周总理的亲属朋友为他存下的一笔钱?"有人小声议论道,但很快就被否定了。众人一致认为,如果是亲朋好友存的钱,账户名义不应该用这样官方的字眼。这其中一定另有隐情。中国银行领导得知此事后, 立即指示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务必要把这笔巨款的来龙去脉搞清楚, 以维护储户利益、保护个人隐私为己任。工作组兵分多路,采访了周总理生前的工作人员,秘书、司机等,希望从他们的当中找到线索。 渐渐地,当年的情景在众人的讨论中重现:原来在1967年的某一天,周总理像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处理公务。秘书送来一个神秘的信封,上面除了"周恩来总理亲启"的字样外,再无其他。周总理打开信封, 发现里面装着一张1.2万英镑的汇票,以及一封短信。信中大意是感谢周总理为新中国的缔造和建设所付出的心血,希望能用这笔钱支持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 读罢来信,周总理颇感不解。一方面,他对这位匿名捐款人的心意表示感激。另一方面,作为总理,他清楚知道,个人财产受法律保护,政府部门不能随意动用。周总理当即吩咐身边的工作人员,一定要设法找到这位好心人,当面表达谢意,并将钱款退还。 秘书处的工作人员开始了艰难的寻人工作。在当时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这无异于大海捞针。尽管做了大量努力,却终究无功而返。眼看久久无法找到失主,周总理叮嘱工作人员妥善保管好这笔钱,以"代存"的名义存入银行,务必待日后找到捐款人,将钱款悉数奉还。 中国银行总行的专案组在缜密的调查后,终于找到了这笔巨款的线索。当他们来到北京郊区一处宁静的小院时,院子的主人——退休的中行员工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显得十分吃惊。这对夫妻做梦也没想到,时隔30年,当年捐赠的款项已经悄然生息,成了一笔高达46.7万元的可观数字。 让专案组成员们惊讶的是,刘道蕊女士竟然是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经过一番了解,众人得知刘道蕊原本是英国人,后来加入了中国国籍。故事还要从几十年前说起。当时,刘道蕊还是英国伦敦一家银行的普通职员。谁知就在德国纳粹空袭最猛烈的那段日子里,这家银行不幸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失去了工作的刘道蕊,生活陷入了困境。 机缘巧合之下,刘道蕊来到了中国银行的伦敦分行,成功应聘成为一名出纳。在这里,她主要负责给在英国的中国海员发放工资。渐渐地,刘道蕊发现一个令人痛心的现象:很多海员拿到钱后,并没有给家乡的亲人寄去,而是在酒吧、赌场挥霍殆尽。刘道蕊见此情景,实在看不下去。她语重心长地对海员们说:"你们有没有想过,现在咱们的祖国正在经历磨难,你们在外国的亲人也许也在饱受战火之苦。与其在异国挥霍,何不节省下来,支援祖国的抗战呢?" 刘道蕊的一番话,让很多海员感到羞愧。从此以后,他们把工资交给刘道蕊,委托她通过银行的特殊渠道,汇回国内。一时间,这个名叫"抗战捐款"的活动在海员中间风起云涌。让刘道蕊没有想到的是,就在她忙于汇款的同时,有个别不法同事竟然在捐款中动起了歪脑筋。更让人气愤的是,他们在发觉事情败露后,反倒恶人先告状,诬陷刘道蕊监守自盗。就在刘道蕊遭到不白之冤的时候,同在中行工作的刘本昆挺身而出,揭露了真相,还给了刘道蕊清白。 经此一事,刘本昆和刘道蕊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于心灵上产生了共鸣,情感上渐渐互生了爱慕。最终,他们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49年,新中国宣告成立。作为中资银行,中国银行在全球的分支机构面临着新的抉择。当台湾方面伸出橄榄枝,希望伦敦分行能效忠他们的时候,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以坚定的立场表明:他们永远站在祖国大陆这一边。 如今,当中行的工作人员将一叠泛黄的存单,呈现在两位耄耋老人的面前时,夫妇俩再次动容。他们怎么也没有料到,半个世纪前的一念之间,竟然在时光的尽头,酿成了如此大爱。在专案组的人员再三恳求下,刘本昆、刘道蕊最终提出,将这笔钱设立成一个专项基金,用于奖励中行系统中涌现出的优秀员工,让爱国奉献的精神代代相传。

0 阅读:1156
自由的百灵鸟

自由的百灵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