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朝堂上赫赫有名的朝臣,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选择归隐田园。
在于谦的成长过程中,他的父亲和祖父经常的教诲他:为官者必须将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的前沿,但是对于一些事情,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为人臣子,稍有不慎便会面临着牢狱之灾。
在祖父和父亲的教诲下,于谦逐渐的长大,在家庭光环的照耀下,让他心中萌生出一个想法:自己以后一定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他便为了这个目标为之奋斗。
当同龄人还在别院中肆意玩耍的时候,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捧着书本,汲取书本中的那些知识。
在这一年于谦参加了科举考试,优秀的他在这次考试中获得了进士的头衔,他终于可以完成自己儿时的梦想,进入官场造福百姓。
但当他进入到梦想中的地方之后,他才知晓为什么父亲选择归隐,在官场中充满了利益,稍有不慎就可能会被株连九族,因此为了保命,好多人选择熟视无睹,对于一些现象更是选择闭口不谈,但于谦却始终坚信自己内心的正义,一心一意的辅佐自己的君主。
于谦也深知百姓的不易,在发生水患的时候,他主动请缨赶往现场指挥救援,他看到因为大水失去家园的百姓,内心无比的伤痛,直接上书自己的君主,希望减少百姓身上的税负。
在我国古代时期,每一次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都会有一些刁民趁机谋反,于谦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将这些危机所化解,就这样他不仅成为了备受自己君主重用的朝臣,同时还是百姓口中亲政廉民的好官。
在此时他忽略了父亲对他说的官场上谨小慎微,一言一行当三思而后行,一旦动了其他人的利益,将会遭到背刺的话语。
在于谦辅佐的第一任君主及朱瞻基驾崩之后,他的第二任君主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认为于谦有谋反之心,就这样他的身上被套上了谋反的帽子。
在他被行刑的这天,那些百姓自发的组织队伍,跟在囚车的后面,他看到百姓的举动之后,便大声的说道:“我一心为民,问心无愧!”而后他便被动了死刑!
身为皇帝效力的锦衣卫将于谦的家中团团的包围,这些锦衣卫认为:他为官多年,肯定会家财万贯。
可是当他们将于谦家中的大门打开之后,却发现“别有洞天”,这和一般人家有什么区别?屋中破旧的那些家具,就像在嘲笑他们:你看世人都说于谦清正廉明,可是他却被冠上了谋反的帽子,你们在看到这一幕时,难道不觉得讽刺吗?
奉命抄家的锦衣卫并不相信眼前看到的,肯定是还有他们还没有发现的密室,在经过他们搜索之后发现,后院中有一间房子被锁头紧紧的锁住,他们认为这间屋子里面肯定藏着他贪污受贿、试图谋反的证据。
但当他们进入这间屋子之后,事实又再一次打了他们的脸面,因为眼前是君主赏赐给于谦的蟒袍以及尚方宝剑宝剑,这两个东西则是被他供奉在香案之上。
在此时那些锦衣卫便开始目瞪口呆,脑海中不约而同的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于谦在刚入狱的时候,将这两件宝物拿出,会不会就不会身首异处?
随后锦衣卫便将这两个物件带回宫中,明英宗,看到这两个物件之后,内心十分的悲痛,自己竟然听信小人的谗言,斩杀了这个一心为民的好官,但一切终是为时已晚!